2016秋语文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 第二单元 融入自然 品读生命 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作“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作“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 3、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 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 4、”,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 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 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 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 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 5、。 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 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 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 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福”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段。 最新海量高中、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 6、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答案: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C 项有意曲解 ,“则与之相反”错误,原文第四段首句表明两派的观点不是截然相反,而是有一个共同之处。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最终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 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 ,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 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 答案: 本 7、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 项张冠李戴 ,与原文第四段比较,文中说伊壁鸠鲁认为生命需要得到满足是一种快乐,而约翰穆勒认为只有品尝过各种快乐,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而 B 项把约翰穆勒观点的一部分转移到伊壁鸠鲁的观点中。 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 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 是想获得真正的幸 8、福 ,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 答案: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 项扩大范围,与原文第五段比较,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精神自由的快乐的是庄子,而 B 项中表述为“中国哲学”,与原文不符。 还有偷换概念,原文中说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而 B 项中用的是“属于”,二者不能等同。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46 题。 (13 分)囚绿记(节选)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 ,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 10、,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 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 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 11、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4.“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 指什么样的心情?(4 分)参考答案: 希望常春藤能极为迅速地长得高大茂盛。 解析: 首先要注意理解关键词 “揠苗助长”的含义,再结合上下文体会作者对常春藤的喜爱之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很明显地将作者的心情透露了出来。 4 分)参考答案: 作者想让绿色和自己更接近、更亲密 ,拿绿色来装饰简陋的房间,装饰过于抑郁的心情,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解析: 第二段开头“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这个“自私的念头”指的就是“囚绿”这回事。 说“自私”,是因为“ 教它伸长到我 12、的书案上 ,让绿色和我更接近 ,更亲密。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6.“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这句话有什么含义?(5 分)参考答案: 写出了绿枝条不屈服黑暗和压迫 ,坚贞不屈,向往光明的精神。 解析: “万物生长靠太阳 ”,绿枝条对太阳的追求是对光明的向往。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710 题。 (18 分)夹竹桃季羡林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 13、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正对着大门口。 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口,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我们家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 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 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 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 我顾而乐之,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只有一墙之隔,转过影壁,就是院子。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 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 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 15、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 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 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 ,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 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 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 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 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好多好多年,我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面走出走进。 最初我的个儿矮,必须仰头才能看到花朵。 后来,我逐渐长高了,夹竹桃在我眼中也就逐渐矮了起来。 等到我眼睛平视就可以看到花的时候,我离开了家。 我离开了家,过了许多年,走过许多地方。 我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夹竹桃,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两年前,我访问了缅甸。 在仰光开过几天会以后,缅甸的许多朋友们热情地陪我们到缅甸北部古都蒲甘去游览。 这地方以佛塔著名,有“万塔之城”的称号。 据说,当年确有万塔。 到了今天,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