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语文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 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 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 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 钱钟书先生曾在 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 “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 3、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意蕴。 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 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上。 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 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 中国传统的“人文”是指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教化人民,由自然形态的人走向文明形态的人 4、。 先秦时儒家强调“六艺之教”,道家重视“行不言之教”( 老子语),后如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兼容儒道,将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调和起来,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品位。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通过这种教育思想与具体实施,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看,美学人物首先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 比如春秋以后,随着宗法制度向封建制度的嬗变,儒道法墨诸家围绕对礼乐文明的评价,以及由此而来的天道人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对真善美问题做了不同的回答。 儒家的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 5、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 人文意识与美学理论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 中国传统美学由于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因而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 它在形态上具有黑格尔在美学中所提出的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 所谓暂时性是指它的历史具体性,这些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而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比如追求人生的审美化,人与自然的统一等,这些精神性的东西不但不会消逝,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生不息,融入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 最新海量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首先体现为不懈地追寻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审美活动常在特定年代获得直 6、接表现。 体表现在以人为本 ,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了中国传统美学无限的生命力。 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 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格自我完善的成果在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答案: C 项,曲解原意。 “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错,原文第三段所说“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并无排斥宗教的意思。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 B.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兼容儒道,调和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体现出特有的对人 7、的关怀。 合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 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便是这种心理的体现,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 答案: D 项,张冠李戴。 “生生之谓易”体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而“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才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 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他们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 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不但不会消逝,而且会随时代发展融入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中。 而审美活动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的重构方面,显然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将人 8、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 答案: B 项,以偏概全。 第六段中说“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并非“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47 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 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 ,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 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 10、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 使我居中国 ,何遽不若汉! ”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 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 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 秦时已并天下。 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 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 11、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选自史记卷一百一十三,有删改)注 椎结:同“椎髻 ”,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确的一项是 ()(3 分)越不助天下/诛暴逆/ 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 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 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 欲移兵而诛王 /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答案: 弄清“天子 ”“君王”“将相”“臣”所指何人;“王南越”意思是“在南越称王”,中间不应断开;“遣臣”意思是“ 派遣我”,与“授君王印”之间不 12、应断开。 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 战国策 燕策三:“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B.“足下”,敬词。 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 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剖符”,符,凭信。 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 史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 指臣服于人。 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 史记项羽本纪:“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答案: “前倨后恭 ”应该改为“倨傲无礼”。 正确的一项是()(3 分)深受高祖信任 13、 ,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 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最新海量高中、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 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说服尉佗 ,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答案: 根据原文“ 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B 项中“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系无中生有。 10 分 14、)(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 ,祸且及身矣!(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 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参考答案: (1)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注意关键词“弃反”“捐”“以”“ 且”)(2)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注意关键词“ 中国”“王”“使”“ 遽”)参考译文 陆贾跟随高祖平定天下,当时人们都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所以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 在高祖刚把中国平定的时候,尉佗平定了南越,于是在那里自立为王。 高祖派遣陆贾带着赐给尉佗的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 陆贾到了南越,尉佗梳着一撮椎子一样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接见他。 陆贾就此向尉佗说道:“您本是中原人,亲戚、兄弟的坟墓都在真定。 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都纷纷而起,只有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 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归属于他,可以称得上是强大无比。 但是汉王从巴蜀出兵之后,征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