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舞钢设备制造公司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性土,应在填土层前验填料的含水率。 含水量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含水量偏低,可预先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压实等措施。 回填土应水平分层夯实,采用打夯机夯实,摊铺厚度每层为 200MM ,压 实遍数为 34 遍。 打夯之前对填土应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填土要掌握好干湿,防止地台下陷。 第五节 模板工程 4. 5. 1 材料选用: 主要结构模板均采用夹板做模板,梁侧板、梁底板、柱板采用 1220*2440*18 的夹板;顶架采用门式钢架和可调式钢支顶;模板拉结: φ 12 穿墙螺栓。 4. 5. 2 模板安装 柱子模板安装:方形柱最大截面为 600*600 ,模板用 螺栓夹 柱箍夹紧牢固,柱箍间距 ≤@500。 为确保结构几何尺寸准确,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模板制作安装除要求接缝平整和不漏浆外 ,支撑系统应牢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柱模设斜撑二道,斜撑与支承点成 45 度角为宜,但不得大于 60 度,边柱则采用拉杆和支撑设置,通排柱模安装时,应先将柱脚互相搭牢固定 ,再将两端柱模找平吊直 .柱模板底脚应留 ≥ 200 200 生口模板 ,以便清理柱模内杂物。 主梁模板安装 :在柱子上弹出轴线 ,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按设计高调整支柱的柱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板跨度大于或等于 4 米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一至三。 再安装梁侧模板 、压脚板、斜撑等。 支顶拉水纵横 24 道(视楼层高度而定),另外,当梁高 ≥ 700CM 时,梁侧模板需加对拉螺杆。 楼面板、梁板模板安装完成经质量验收后,方能扎钢筋。 梁钢筋绑扎好需加对拉螺杆,先验收无错漏后,方可以将梁筋沉入模板内,接着绑扎面筋,底筋完成后插入安装线管(预埋),完成线管安装后,钢筋工绑扎面 筋。 经验收合格后,焊工加焊固定面筋位置。 垫保护层垫块,淋水湿润模板,浇筑砼前搭设桥架,准备浇砼,凡留设施工缝的地方用碎板闸好,施工缝分先后浇筑时加强施工缝的处理工作。 构造柱在梁板砼浇筑时先预留插筋,到墙体砌 筑阶段再浇筑施工。 第六节钢筋工程 钢筋在现场集中加工成型后送到各绑扎点安装,柱筋 D <¢ 18 时按设计要求 绑扎 , D <¢ 18 时 ,拟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施工。 4. 6. 1 一般施工方法 钢筋的各项指标和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 报告,钢筋制作集中加工,现场配备小型加工设备作修改补充用。 现场应加强钢筋的验收工作, 包括技术资料的检验,不合格的钢材决不用在工程上。 钢筋 工安装过程中,质安员就应开始检查钢筋的规格、数量和绑扎质量。 完成后通过班组自检、 钢筋 工队检、现场质安员检,合格后再通甲方和 监理办理验收。 为了防止竖向钢筋位移,凡墙、柱垂直钢筋均应在楼面上焊一 水 平箍筋 , 箍筋不应小于φ 12 ,箍筋与模板之间的保护层为 15MM,用砼垫块来确保尺寸的准确 .楼板的面钢筋应焊接支承钢筋 .使底面两层钢筋之距离符合图纸要求 . 4. 6. 2 柱竖向钢盘电渣打压力焊施工 ( 1 )焊接钢筋时,要做好对中工作,上下钢筋安装中心线要一致,不同钢筋直径焊接时要加适当厚度的垫片 ,钢筋端头有歪曲部分切去。 ( 2 )装上焊剂盒:先在安装焊盒底部的位置缠上石棉绳,然后再安装焊剂盒,并往焊盒满装焊剂。 ( 3 ) “ 造渣过程 ” :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将上钢筋微微向上提,引燃电弧,同时进行 “ 造渣延时读数 ” 计算造渣通电时间。 ( 4 ) “ 电渣过程 ” 随着造渣过程结束,即转入 “ 电渣过程 ” 的同时进行 “ 电渣延时读数 ” 、计算造渣通电时间,并降低钢筋,把上钢筋的端部插入渣池中,徐徐下送钢筋直至 “ 电渣过程 ” 结束。 ( 5 )卸出焊剂、完成焊接: “ 电渣过程 ” 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即切断电源,同时迅速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 ( 6 )卸出焊剂、折除焊剂盒、石棉绳及夹具。 卸出焊剂,应将接料斗卡在剂盒下方。 回收的焊剂应除去溶渣和杂物,受潮的焊剂烘焙干燥 后,可重复使用。 ( 7 )钢筋焊接完成后,就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 ( 8 )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好焊接通电时间,以及密切监视造渣要作电压和电渣打要作电压的变化,并根据焊接工作电压的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上钢筋,使焊接工作电压稳定在参数范围内。 在顶压钢筋,要保持压力数秒种后方右松开操纵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 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扶正钢筋上端,以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 ( 9 )对焊接部位、焊接人作好记录,送检单亦应同样注明。 ( 10 )按规范,每种 规格按 300 个接头抽检一组,送去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施工。 第七节混凝土工程 4. 7. 1 混凝土制作 本工程砼采用商品混凝土。 4. 7. 2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主要 由砼厂直接运送,运输时间必须控制在砼初凝时间以内。 4. 7. 3 混凝土浇筑 ( 1 )基础 混凝土浇筑应采用斜向振捣法 ,振动棒与水平倾角约 60 度 左右,棒头向前进方向,棒间距以 500 ㎝ 为宜,防止漏振,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冒出气泡为宜。 ( 2 ) 柱浇筑混凝土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 50MM 厚与混凝土配合比 相同的水泥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 500 ㎝ 左右。 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并按规范控制好混凝土初凝时间。 柱墙水平施工缝留在主梁下面。 ( 3 ) 梁、板混凝土浇捣顺序是先浇梁后浇板,梁混凝土初凝前必须进行板浇注,振捣时要避免触动钢筋及埋件。 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 注意不 要 用移动 平板振动器 控制混凝土板厚度。 振捣完毕,用拖板抹平表面。 施工缝设置: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 1/3 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梁轴线或板面垂直,施工缝用钢丝网挡牢。 ( 4 )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 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 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浇筑梁柱接头前应按柱子施工缝处理。 ( 5 ) 楼梯砼浇筑前,应将模板上的杂物清理干净,淋水湿润,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 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上表面抹平。 楼梯混凝土应边续浇筑完成。 4. 7. 4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12H 以内覆盖 ,并浇水养护 . 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不少于 7D。 每日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润湿状态而定。 第八节砌砖和内粉刷饰面工程 4. 8. 1 砌体工程 本工程砌体 空心 砖,按规范要求的高度分次隔日砌筑,砌筑在 12 小时前适量淋水 , 2CM 深为宜 ,凉干后备用。 砌筑前,先按砖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然后摆砖样,排出灰缝厚度,于墙身交接处立皮数杆,间距不超过 15 米,并用水准仪抄平。 砌筑时采用“三一”砌砖砌筑,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浆”。 水平及坚直灰缝砂桨饱满度不低于 80% ,交接墙体不能同时组砌时,应于墙体中引出阳槎,物别是两种墙体交接均应在灰缝中预埋长度不 小于 500 毫米,间距不大于 600 毫米的 φ 6 拉结筋 ,每道二根 .砖在砌筑前一天在地面浇水湿润后含水率为 1015%.隔墙及填充墙与上层结构接触处,为防止出现裂缝,应留墙顶数层砖待砌体砂浆压缩到一定程度后,才采用侧砖斜砌撞紧,脚手眼不得随意留设,如需留设 ,须符合 规范规定。 砌筑时除需要注意砂浆有良好的操作性能外, 另 需控制铺灰的长度和灰缝厚度,铺灰应不超过 35 米。 4. 8. 2 墙身、天 棚抹灰 在 抹灰 前,管线沟槽要求用砂浆填满,表面要加铺一层钢丝网( 200MM )宽,以防 抹灰 空鼓 ,开裂。 天 棚 、墙身抹 灰,在施工前,提前二天把需抹灰部位冲洗干净,粗扫、拉毛,待过三天后再行粗面打底。 天棚 纸筋灰罩面层,应在底层 抹灰 层达到七成干后进行。 抹筋灰前要先检查底层是否粘结牢固,抹灰时压实抹平,待灰浆稍干“收缩”时,要及时压实压光,并可视灰浆干湿程度用灰匙蘸水抹压,溜光使面层更为细腻光滑,纸筋灰罩面层要粘结牢固,不得有 抹 痕、气泡,底粒和接缝不平等现象。 纸筋灰筋必须进行打烂,石灰必须充分熟化,以避免抹灰面出现开花现象。 第九节楼地面工程 4. 9. 1 地面砖铺贴 基层处理:对基层表面局部高位用小铁锤敲打凿平,楼地面高低差用 2 米直尺检查误差控制在 177。 5 毫米内,清除表面杂物 ,冲冼干净。 弹线:根据墙面水平基准线,在四周墙上弹出面层和水泥砂浆结合层标高,结合层厚度根据块料而定,在地面弹出垂直十字中心线,按板块规格灰缝宽度分块放样,非整块靠墙边角。 试排试拼:在房间纵横两个主向,试做样拉线校正方正,试排结果在房间主要部位弹上互相垂直的控制线,且引上墙上标记,用以检查和控制板块位置。 板块镶贴前必须浸水,保证底面处于面干状态。 用 1: 2 水泥砂浆铺结合层时,必须先采水湿润基层,并刷水泥浆一 遍。 砂浆稠度以手握为团 ,落地开花为宜,结合层砂浆铺设长度 ﹥ 1 米,宽度 ﹥ 块料宽度 2330 ㎜。 板块铺放:试板块砂浆抹平,对好纵缝铺放,用木锤轻击至面层控制线吻合后,听有无空鼓的地面砖铺贴声,把板块搬起检查砂浆,对其补平。 板块铺放 24 小时后,洒水养护 2 天后,水泥砂浆凝结前,清干净溢出缝外砂浆,再用与板面相同颜色的水泥浆将缝擦满, 3 天内禁止人在上走动。 第十节外墙饰面工程 4. 10. 1 面砖饰面施工 4. 10. 1. 1 选砖 面砖按 1MM 差距分类选出若干个规格,选好后根据墙柱面积,墙面大小分批分类 计划用料。 选砖要求方正、平整,楞角完好,同一规格的面砖力求颜色均匀。 4. 10. 1. 2 基层处理和抹底子灰 ( 1 )对光滑表面基层,应先打毛,并用钢丝刷满刷一遍,再浇水湿润。 ( 2 )对表面很光滑的基层应进行 “ 毛化处理 ”。 即将表面尘土、污垢清理干净(油污可用 10% 炎碱水清刷后,再用清水将碱液冲洗干净); 浇水湿润,用 1 : 1 水泥砂浆,喷洒或用毛刷(横扫)浆砂浆甩到光滑面上。 甩点要均匀,终凝后再浇水养护,直至水泥砂浆疙瘩有较高的强度,用手掰不动为止。 ( 3 )砖墙面基层:提前一天浇水湿透。 ( 4 )打子灰: 1)吊垂直,找规矩,贴灰饼(打墩),冲筋(打栏)。 吊垂直,找规矩时,应与墙面的窗台、腰线、阳角立边等部位面砖巾面排列方法对称性以及室内地台块料铺贴方正综合考虑,力求整体完美。 2)将基层浇水润湿,(砼基层面尚应用水灰比米 内掺 107 胶的素水泥均匀涂刷) ,分层分别用 1:2:5 水泥砂浆底灰 ,第一层为 5MM 后用铁抹子均匀抹压密实。 待第一层干至七至八成后即可抹第二层,厚度约为 810 公厘,直至与冲筋大致相平,用压尺压平,再用木抹子 (磨板 ) 槎毛压实 ,划成麻面。 4. 10. 1. 3 预排砖块、弹线 ( 1 )预排砖块应按设计色样要求,一个房间,一整幅柱面贴同一分类规格面砖;在同一墙面,最后只能留一行(排)非整块面砖应排在靠近地面或不显眼的阴角等位置;砖块排列一般自阳角开始至阴角停止(收口),或自天棚(天花)开始至楼地面停止(收口)。 ( 2 )弹好花色的分界线及垂直与水平控制线。 垂直控制线一般以 1M设一度为宜,水平控制线一般按 510 排砖间距设一度为宜;砖块从天棚顶往地面排列至最后一排整砖层,应弹一度控制线;墙裙 ,踢脚线顶亦应弹高度控制线。 4. 10. 1. 4 贴面砖 ( 1 ) 预先将面砖泡水凉干(一般宜隔天泡水凉干备用)。 ( 2 )在第一分段或分块内的面砖均应自下而上铺贴。 从最下一排砖的下皮位置用钉子装好靠边尺板,靠尺板应装在当天计划完成的分段或分块内最下一排砖的下皮位置控制线上,以此在托第一排面砖。 ( 3 )浇水将底子灰面湿润,先贴好第一排(最下一排)砖块下皮要紧靠装好的靠尺板,砖面要求垂直平正,并应用压尺校正砖面及砖上皮。 ( 4 )以第一排贴好的砖面为基准,贴上基准点(呆使用碎块成砖),并用垂球校正,以控制砖面出墙面尺寸和垂直度。 ( 5 )铺贴应从最低一皮开始 ,并按基准点挂线,逐排由下向上铺贴。 面砖背面应满涂水泥膏(厚度一般控制在 2 — 3mm 内),贴上墙面后用铁抹子木把手着力敲击,使面砖粘牢,同时用压尺校平砖面及上皮。 每铺完一排应重新检查每块面砖,发现空鼓,应及时掀起加浆重新贴好。 ( 6 )铺贴完毕,待粘贴水泥初凝后,用清水将面砖洗干净,用白水泥浆将缝填平,完工后用棉纱、布片将表面试擦干净至不留残灰迹为止。 ( 7 )外墙砖施工还要注意窗台、女儿墙顶的排水(滴水)坡度,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