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中考 数学分类汇编 规律探索(含解析)内容摘要:
1、最新海量高中、2016山东省德州市4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 y=2x 和 y=x 的图象分别为直线 l1,l 2,过点(1,0)作 x 轴的垂线交 点 点 y 轴的垂线交 点点 x 轴的垂线交 点 点 y 轴的垂线交 点 依次进行下去,则点 坐标为 (2 1008,2 1009)【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规律型;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分析】写出部分 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 2n+1( 2) n,2(2)n)(n 为自然数)”,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观察,发现规律:A 1(1,2),A 2(2,2),A 3(2,4),A 4(4,4),8),( 2、2) n,2(2) n)(n 为自然数)2017=10082+1,坐标为( 2) 1008, 2(2) 1008)=(2 1008,2 1009)故答案为:(2 1008,2 1009)【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规律型中坐标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变化规律“A 2n+1(2) n,2(2) n)(n 为自然数) ”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写出部分 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关键2. ( 2016四川内江) 一组正方形按如图 3 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顶点 y 轴上,顶点 1,E 2,C 2,E 3,E 4,C 3在 x 轴上,已知正方形 边长为 6、 n=7 时, +72=85,故选 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观察总结规律的能力关键是通过观察分析得出规律5. (2016重庆 市 B 卷4 分)观察下列一组图形,其中图形 中共有 2 颗星,图形中共有 6 颗星,图形中共有 11 颗星,图形 中共有 17 颗星,按此规律,图形 中星星的颗数是()A43 B45 C51 D53【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设图形 n 中星星的颗数是 an(n 为自然是),列出部分图形中星星的个数,根据数据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 n=2+ ”,结合该规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图形 n 中星星的颗数是 an(n 为自然是),观察,发现规律:a 10、哈尔3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 两边C 分别在 x 轴和 y 轴上,且 ,在第二象限内,将矩形 原点O 为位似中心放大为原来的 倍,得到矩形 将矩形 原点 O 为位似中心放大 倍,得到矩形 以此类推,得到的矩形 对角线交点的坐标为( , )【考点】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性质;矩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 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 k 或k,即可求得 坐标,然后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求得对角线交点的坐标【解答】解:在第二象限内,将矩形 原点 O 为位似中心放大为原来的 倍,矩形 矩形 位似图形,点 B 与点 对应点,点 B 13、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把整数 1 化为 ,可以发现后一个数的分子恰是前面数的分母,分析即可求解【解答】解:把整数 1 化为 ,得 , , , () , , , 可以发现后一个数的分子恰是前面数的分母,所以,第 4 个数的分子是 2,分母是 3,故答案为: 6(2016山东省东营市4 分)在求 133 23 33 43 53 63 73 8 的值时,张红发现:从第二个加数起每一个加数都是前一个加数的 3 倍,于是她假设:S133 23 33 43 53 63 73 8 ,然后在式的两边都乘以 3,得:3S33 23 33 43 53 63 73 83 9 ,一得:3S S3 91,即 2S3 91,S 12得出答案后,爱动脑筋的张红想:如果把“3”换成字母 m(m0 且 m1) ,能否求出1mm 2m 3。2016全国中考 数学分类汇编 规律探索(含解析)
相关推荐
5、角的性质注意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2. (2016陕西3 分)请从以下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多选,则按第一题计分A一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 45,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8B运用科学计算器计算:3 2 (结果精确到 考点】计算器三角函数;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计算器数的开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 (1)根据多边形内角和为 360进行计算即可;(2)先分别求得 3 和2的近似值
1、最新海量高中、2016山东省菏泽市3 分)如图, ABC都是等腰三角形,且C=5,AB=AC=3 ,若 B+B=90,则ABC的面积比为()A25:9 B5:3 C : D5 :3【考点】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B=C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到BD=ABABC=2BD=2AB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过 A 作 C 于 D,过
谈话导入 出示情境图 探索口算方法 教学例题 说说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怎么列式。 60247。 20 组织探索口算方法 独立探索 交流 全班交流口算 口述思路 师:对于这些口算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口答 说理由 P2的第 1题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 独立完成 探索笔算方法 这些题和我们以前学的除法有
讨论:现在你们认为该怎样画射线。 生活中还有那些是射线。 2. 擦去线段两端的端点,向两端无限延长 提问:大家有什么发现。 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答案组合) 画直线 交流并体验 无限延长 讨论交流 独立完成 交流并说明理由 讨论并交流异同点 3. 独立画线 互相交流,汇报情况 明确:( 1)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也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 2)过两点只可以画出一条直线。 交流各自掌握的情况。
同桌说说你从书上知道了什么。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 8分钟) 置关系,并在黑板上用小棒摆出。 学生分一分,说一说。 明确: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不相交。 ,再读一读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 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 学生用 2 支铅笔摆出一组平行线,同桌看一看。 找找在自己的身边,有这样的平行线吗。 也来指一指,说一说。 : (
2 题的后两道,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3.认定目标,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练习一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1.第 4 题 ( 1)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 2)学生独立解答; ( 3)全班交流,集体讲评。 2.第 5 题 ( 1)第一组: 独立计算后,说说有什么发现或 体会。 体会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也随着变大。 ( 2)第二组: 独立计算后,说说有什么发现或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