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科学 专题5-压强和浮力(含解析)内容摘要:
3、精,h 减小解析A、B 选项,根据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若保持探头深度不变,则 h 不变。 故两个选项都错误。 C、D 选项,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相同,将 U 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橡皮膜受到的压强不变,U 型管液体密度减小,高度差增大。 故选项 C 正确,D 错误。 答案2015浙江省模拟 (二),14如图所示,玻璃水槽中装有一定深度的水,一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在水槽口下方设有固定的水平金属网。 现缓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内水面上升,直到水面与水槽口相平。 则在注水过程中,木块下底面受到水的压力变化情况是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增大,后不变C先不变,后增大 D一直增大 5、, 甲 液 ,故 丙 乙 甲 ,答案F 甲 F 乙 F 丙 丙 乙 甲 F 甲 F 乙 F 丙6(2014辽宁营口一模,14)在装有适量水的容器中放入一木块 A,木块上方叠放一铁块 B,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当把铁块 B 拴在木块 A 下方,放在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水面_(选填“上升” “下降”或“不变”)。 解析两种情况下,物体都漂浮在水面上,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容器内水的深度 h 不变,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答案不变不变7(2015浙江绍兴, 31)某实验小组要自制一个水气压计,测量当地大气压强的变化。 取一个小瓶子,装上适量带色的 7、器活塞,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静止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 N。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6 得大气压强的数值约为_ 析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能够增大瓶内气压,使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玻璃管内产生水柱;(1)若拿着这个气压计从山下到山上,外界大气压减小,瓶内大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压着水柱升高;(2)由于人体温度高于瓶内气体温度,使瓶内大气压增大,测量结果偏小;(3)p ,计算测得大05 案增大瓶内气压(1)变高(2) 偏小(3)1058(2015浙江嘉兴模拟,37)学完“浮力”知识后,小芳同学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活动。2016中考科学 专题5-压强和浮力(含解析)
相关推荐
3、速直线运动解析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摩擦力都会同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因为物体原来是向右运动,当外力突然消失,物体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2、往左(或“南” )寻访“沧浪亭” ,再往前(或“南” )寻访“少陵草堂碑亭” ,然后第三个路口往左(或“东” )寻访“独醒亭”评分标准:3 分。 沧浪亭,少陵草堂碑亭,独醒亭,三方面各 1 分。 8答案示例:古文: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古诗: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理由:答案示例一:和风送暖使人联想到“春和” ,阳光明媚让人联想到“景明” ,碧水微漾使人联想到“波澜不惊”。 此情此景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预设 1分钟) 1.谈话导入。 2.认定目标。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 27分钟) 1.完成一课一练 P34 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2.完成一课一练 P34 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看火车票。 弄清 13: 37 开的意思,回答所提的问题。
图表示,我们可以在 3 个圆片外面 画上虚线框,就表示“去掉”的意思,又摘了 1 个,再去掉一 个,还剩几个。 用减法计算, 831。 算式中出现两个减号, 你知道这是什么算式。 (连减)。 怎样 算。 互相说算法。 师:我们是先算 8 减 3,等于 5,再算 5 减 1 等于 4。 算式 读作 8 减 3 再减 1 等于 4。 齐读算式,自己完整说一说计算过 程。 翻开书,在书上把例题填完整。
4只小猴同样多) 4. 游戏。 我们来做“符号那边该填几”,老师把“ =”做成一张卡片,拿一个数字放在符号一边,请小朋友抢答等号另一边的数字。 4=。 =2 0=。 5=。 =3 三、营造与人合作的学习氛围。 ( 1)提出问题,调动兴趣。 小兔队和小猴队我们已经比过了,你们还想把哪两个队比一比呢。 请四人小组合作 排一排,比一比。 ( 2)汇报合作的结果。 生:我们比较的是小松鼠队和小熊队
动手操作,分类整理。 同桌互相交流活动。 ( 1)组织学生先把客人分成小狗、小猪、小猴三类。 ( 2)学生自己动手分别给小狗、小猪、小猴排队,排队的方法:在主体图上找到一个什么动物,就贴 一个这种动物的图 像。 直到把主题图中的动物都找完。 ( 3) 指导 学生根据排好的图 像 数一数每种动物各来了多少只,把数目填在括号里。 全班交流讨论。 3. 分析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