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上得数是8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想提出 (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 3)可以列出哪些算式。 3.全班交流。 ( 1 ) 交流 并列 式 : 3+5=8 5+3=8 ( 2)思考:已 知总人数,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①一共有 8 个小朋友在玩耍,游泳池中有 5个,岸上有几个小朋友呢。 列式: 85=3 ②一共有 8 个小朋友在玩耍,岸上有 3个小朋友,游泳池中有几个呢。 列式: 83=5 4.小组讨论并交流: ( 1)一共列出几道算式。 ( 2)看了这些算式,你想说什么。 体会:可以根据其中一道算式的得数推算出另外几道算式的得数。 三、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15分 1. “试一试”。 ( 1)仔细观察,理解图意。 ( 2)独立完成后相互交流: ① 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② 你是怎 样算出来的。 2. “想想做做”第 1 题。 ( 1)独立完成。苏教版数学一上得数是8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 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 师启发:小朋友,你能说出 XXX 有几个吗。 (对于说的又快又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学生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一种,保持学习热情。 对于比较难数的数目,要引导学生有次序的数,防止重复或遗漏。 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 ) 3.总结方法。 ( 1)开展讨论
3=0的含义。 4. 教学例 2。 看图、讨论图意。 弄清一盆开了“ 5 朵”花 , 一盆“没有”花,提出两盆一共几朵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用哪两个数相加,相加的结果是几。 5. 理解 5+0=5 的含义。 6. 着重讨论得数为什么分别是 0和 5,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 1. 想一想。 这两题离开了具体
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 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 4. 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实物操 作 分 4 人 一 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 3 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
( 3)说一说( )放在桌子的左边,( )放在桌子的右边。 ( 4)引导学生说一说作业本和数学书的左右位置关系,作业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作业本的右面,(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用这两句话描述作业本与书的左右位置关系,初步体会二者的对立统一) ( 5)你还能看图再找些物体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自由说,同桌互相说,最后集体交流) 二、做做说说,感知左右的“相对性” 1. 游戏
什么不 同的地方。 “试一试”。 ( 1)仔细观察,说一说图意。 [板块一 ]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了 5 以内的加减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几道口算题。 “ 3+2”你是怎么想的。 《得数是 7 的加法》 [板块二 ]。 ( 1)谁能看图说说它的意思。 ( 2)分小组讨论,交流:怎样算一共有多少人。 (如果出现 1+5,老师提问:有没有别的方法。 ) (
游戏。 花瓶上的等式里需要填一个数 , 如果这个数正好是某一束花的朵数,就把这束花插入这个花瓶 , 出示第 5 题算式卡片。 孙悟空被几道题难住了,这几题和我们书上的第 6 题是一样的,你们能帮帮它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 涂色游戏(根据第 7 题改编) 沙僧又抽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