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科学 专题19-空气(含解析)内容摘要:
4、合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可以转化为甲醇等有机物都说明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及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2013浙江绍兴西藏民族中学二模,12,2 分)“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 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 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溶于水,但能燃烧C用途: 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 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 会造成“温室效应” ;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解析从化学式上看出,1 个二氧化碳分子比 1 个一氧化碳分子多 1 个氧原子,A 正确; 与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和碱 5、溶液反应,但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但能溶于水生成碳酸,B 正确; 性质决定它们有这些用途, 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C 错误;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煤气中毒, D 正确。 答案空题6(2015浙江温州实验中学模拟,21,6 分)如图所示,用气球不断地向装置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移去酒精灯,可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使硫在纯氧中继续燃烧,观察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 10、液面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 b 中,针筒 、内盐酸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产生气泡更剧烈的容器是_(填“”或“”),红墨水的位置变化情况是_。 解析(1)实验 a 中,容器 I 内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因此产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容器内二氧化碳溶于水,压强减小,容器内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压强减小的更多,因此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H 2O;(2)实验 b 中,镁比锌活泼,因此 内产生气泡更剧烈;镁比锌活泼,因此一开始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内气压大,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因盐酸足量,因此 g 锌与盐酸反应 12、_,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乙组实验:【资料】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均极易溶于水,且两者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在 c 右端的导管口套一个气球,在 A 的锥形瓶中放入浓盐酸,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浓硫酸,有 体产生,待 A 中的空气被排净后,连接 A、B 装置,打开 a、c,关闭 b,气球微微鼓起。 产生 体的原因是_。 关闭 a,将 A 中的药品替换为 体和浓氨水,待 A 中的空气被排净后,连接 A、B 装置,打开 a,一段时间后关闭 a,B 中集气瓶内有白烟产生。 冷却至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 关闭 c 打开 b,B 中导管内的液面无任何变化。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 解析(1)大理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2016中考科学 专题19-空气(含解析)
相关推荐
四段,噩耗传来,由不信到证实,目睹惨象,耳闻流言,愤怒地揭示我们这个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惨痛根源”(板书);第五段,从惨案的经过,展示出三个女子的惊心动魄的“崇高伟大”(板书);第六段,在血的教育下,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中,看到刘和珍等烈士的“血痕必将扩大”(板书);第七段,与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相比,中国女性临难竟如此之从容,得出了我们民族没有消亡的 明证,指出在这一惨案中
以及变异的趋向的。 这些关系指的是(某种生物和邻种)的关系,它决定着地球上每一种生物的(命运)和(变异趋向)。 四、 小结: 本节课涉及到以下几项筛选信息能力: 1. 对重要信息与一般信息的筛选把握能力。 如本文中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即为重要信 息。 2. 对文中相关信息和无关信息的辨析与把握能力。 如第 4段中两个“不合理”的异同。 3. 对所筛选信息的全面理解和重新组合能力。 筛选信息时
的效果。 这也为学生更好地把握演讲内容和情感作铺垫。 ) 三、检查预习,请学生上台演讲推想帕特里克亨利之前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和内容的演讲辞。 明确: 主要观点:不要战争。 主要理由:①战争的残酷,会给人民带来太多的痛苦。 ②我们的力量与对方相比实在太弱小。 ③放弃战争,继续和解计划,将会享受到和平与友谊。 „„ ( 在这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从作者对立方的论点切入
3、图 1 中,若所示结构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则 Y 是血液中营养物质和氧气B在图 1 中,若为肾小体,则 Y 是血液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C在图 2 中,Y 表示有机物总量,由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及其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中,若环境被污染,含有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生物甲D在图 2 中,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组织,Y 表示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甲组织解析图 1 中若为肾小体
,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 ”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 9 段,“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精神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板书:长期考察,实事求是,谦虚审慎,决不轻率,亲身实 践,不避缺陷,毫不动摇。 ( 2)语言准确、严密 ①在 1837 年我就想到
3、的根扎得很深,有利于吸水。 这些现象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2015浙江温州 )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无机环境解析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答案2013四川成都 )下列各项中,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