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科学 专题33-人的健康(含解析)内容摘要:
3、2014广东模拟 )下列属于健康生活习惯的是 ()A节食保持苗条B彻夜网游聊天C碳酸饮料当水喝D生活张弛有度解析生活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有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属于健康的生活习惯。 答案2013湖北黄冈 )“健康饮食,健康生活”。 关于食品安全与健康生活方式,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吸食毒品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还会让人染上毒瘾B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病原体是淋病患者C免疫具有抵抗病菌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的功能,因而总是对人体有益D服用药物时,只需关注药物说明书中的作用与用途、用法和用量、有效期解析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等;免疫过强会引起过敏反应,排除移植器官等。 服用时 5、性免疫,因此接种水痘后,在人体内产生的是抗体,故选 A。 答案2014山东潍坊 )夏季是细菌性痢疾的多发季节,为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防疫部门严禁学校食堂二次销售部分剩余饭菜,该传染病的类型和防疫部门要求的防护措施分别属于 ()A消化道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B呼吸道传染病,控制传染源C消化道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D消化道传染病,控制传染源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细菌性痢疾可通过食物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严禁食堂二次销售剩余饭菜,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环节,因此 A 项符合。 答案2014山东德州 )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曾经感染过腮腺炎病毒的人,可对此病产生终生免疫,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7、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双胞胎也有不同的性状,这是由双胞胎各自的_决定的。 怀孕期间,腹中胎儿是通过_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2)医生给刚出生的婴儿注射乙肝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属于_。 解析(1)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2)给刚出生的婴儿注射疫苗,属于预防接种,是为了保护易感者。 答案(1)基因 胎盘(2)保护易感人群(或保护易感者)10世界卫生组织将 入“最致命病毒”之一。 流感病毒除经呼吸道传播外,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 加热 30 分钟。2016中考科学 专题33-人的健康(含解析)
相关推荐
地选择活下去;可是,也有人选择死,比如屈原,那么,为什么这些人的生存选择是如此的迥异。 对于他们各自的生存选择,你又有怎样的认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渔父》,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 个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生朗读,教师正音; 渔父( fǔ ) 淈( gǔ ) 餔( bū ) 歠( chu238。 ) 醨 (
3、的根扎得很深,有利于吸水。 这些现象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2015浙江温州 )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无机环境解析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答案2013四川成都 )下列各项中,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 ”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 9 段,“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精神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板书:长期考察,实事求是,谦虚审慎,决不轻率,亲身实 践,不避缺陷,毫不动摇。 ( 2)语言准确、严密 ①在 1837 年我就想到
三道工序:。 也是景泰蓝制作的关键工序,是作者继“掐丝”之后又一详写内容。 ( 1)第 10 段介绍“ ”和“景泰蓝”名称的由来。 ( 2)第 11 段说明。 ( 3)第 12 段说明。 ( 4)第 13 段介绍。 第四层(第 14~ 16 段)分别介绍了 三道工序。 (三)第三部分(第 17 段)概括整个制作过程,强调景泰蓝制作“ ”的特点,结构上 ,结束全文 三、问题探讨
内在的情绪 深邃的哲理 这首诗从“招手”的具体描写开始,以 抽象的感悟结束。 淡化具体的离别场景描绘和过程交代,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邃的哲理。 比如别离的地点、“我们”之间的关系 (是老同学,还是老同事 ),都不明确。 彼此间担负的是什么工作,这次相聚谈了些什么,也不清楚。 这种情节的淡化,造成了主题明确性的减弱和诗意的艨胧。 由身边感到冷忽然又感受到眼前辽阔
一看,学生写得真是不错。 第一题,写了哪些事物和现象,必须要梳理课文,概括作者写到了内容。 几乎所有人都能概括。 第二题,对语言的理解,四分之三的同学觉得语言很精彩,文学意味浓,可深加回味。 特别指明了第 8 节,第 11 节, 第 14 节,这几节的语言得到大家认同。 看来英雄所见略同,跟我的看法也比较一致。 第三题,有三分之一的人概括得较好,概括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自然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