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科学 专题24-科学探究(含解析)内容摘要:

5、始时 与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法生成 H)3 沉淀。 当 全反应后,加入的 液会与 液反应形成越来越多的 H)3 沉淀,直到液完全反应;B 项,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稀 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C 项,镁铝合金中加入稀 立即产生氢气;D 项,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加入 液,稀硫酸会与 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白色沉淀硫酸钡。 答案2015浙江温州实验中学模拟,14,4 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A B C 水倒入盛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拧紧瓶盖后瓶子变瘪,只能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或和水反应,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A 错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从而可证明石蜡成分中 8、为红色(2)水g(3)927(2015浙江金华十六中学模拟,29,8 分)查阅资料发现,硫酸铜溶液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为了验证该信息并进一步探究硫酸铜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粒子,小明进行了如下分析及实验。 (1)验证硫酸铜溶液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除要确定硫酸铜溶液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外,还需要验证在化学反应前后硫酸铜溶液的_不变。 (2)探究硫酸铜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粒子的实验设计:硫酸铜溶液中有三种粒子,其中的_(填写粒子的符号)都可能起催化作用。 步骤一: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各加入 5 氧化氢溶液。 步骤二: _。 步骤三: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得出结论。 (3)工业上可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 9、制备硫酸铜。 现有如下两种方法2) O 22H 2O。 明认为方法比方法要好,请简述理由 空 气 稀 硫 酸 _。 解析(1)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 ,即反应速率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要证明物质是催化剂,必须同时验证这三点,前面已证明硫酸铜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还要证明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2)双氧水是水溶液,一定含有水,本身分解速率慢,所以水分子不会是催化剂,所以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有可能起催化作用;此时可以取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通过比较反应速度,来判断。 稀硫酸能电离出硫酸根离子,但在实验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说明硫酸根离子不起 12、认为此溶液一定不是 液,原因是_。 解析(1)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取该无色溶液少许,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此时可得出的结论是该溶液呈酸性;(2)硫酸根离子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且硫酸钡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所以方案甲可行;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明显的现象,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方案乙也可行;(3)根据硫酸钠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硫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6%,即最大质量19.0 g 19.0 6%,而图中信息为 20%,则一定不是硫酸钠溶液。 答案(1)该溶液呈酸性 (2) 方案甲、方案乙排除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的干扰(3)常温下硫酸钠溶液的最大质量分数是 16%,不能配置出 20%的溶液9(2015浙江杭州江干区一模,29,8 分)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可选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如图:实验过程中,控制其他条件均相同,进行 4 组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试剂实验编号不同纯度的锌 相同体积和不同浓度的稀硫酸(%)收集前 10 产生的氢气体积(mL)a 纯锌 30 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