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创新模拟题) 专题10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统文化,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唤醒人们的非遗保护意识A B C D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错误;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但不是重要途径,错误;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唤醒人们的非遗保护意识,当选。 答案2016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16)2015 年 10 月,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使南京大屠杀从南京记忆、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 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有助于()这些珍贵历史文献得到保护和 4、)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精心打造的大型电视益智节目中国谜语大会深受观众好评。 2016 中国谜语大会有奖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之中。 这表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丰富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A B C D解析材料体现文化创新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当选。 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意义和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当选。 答案2016陕西宝鸡质检,9)屠呦呦,因其发现的青蒿素而被授予 2015 年诺贝尔医学奖。 回忆其成功背后的曲折,屠呦呦说,在经历上百次的试验无果时,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 6、灵感的来源是社会实践,医药学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实践,错误。 答案2016江西鹰潭、九江联考,16)7 月 9 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小范围会谈,在专门设计的毡房里进行。 毡房是巴什基尔数代人智慧的结晶,毡房装饰着鲜亮的民族图案,四壁上的红色花纹毡子颇见功底。 下列对毡房认识正确的是()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凝固的艺术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毡房是巴什基尔文化的基本载体毡房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A B C D解析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作为巴什基尔数代人智慧的结晶,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凝固的艺术,当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不当选;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不当选;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 7、统一,具有鲜明巴什基尔民族特色的毡房是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当选;答案为 D。 答案2016南昌重点中学二模冲刺交流,20)“还记得如何剪纸吗 ”。 在手机屏幕上将红色的“纸张”折叠数次,随意剪上几刀,再将其打开,一张充满想象力的剪纸作品就诞生了。 一款名为“妙趣剪纸”的手机应用程序,让人们体验了剪纸的乐趣。 古老的剪纸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A促进了剪纸文化的交流与继承B是剪纸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D丰富了传统剪纸文化的内涵解析材料强调古老的剪纸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这表明科技促进了剪纸文化的交流与继承,答案为 A;剪纸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纸并非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 9、径,故排除;题肢说法错误,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故排除。 由材料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知,题肢正确。 本题答案选 D。 答案2015广东惠州 4 月模拟,32)“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多少的笑,多少的哭”。 春晚创作的主题曲回家的路以归乡思乡的情愫打动着无数国内外的游子,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说明()A文化创新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B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发展大众文化是文化强国惠民的必由之路D发展先进文化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解析春晚创作的主题曲打动着无数国内 11、家一切工作是因为文化创新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C 当选;A 错误,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 B 不符合题意,创新符合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是从哲学角度看,不是从文化生活角度;D 错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我们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 答案2016湖南平江、修水联考,21)“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发言告诉我们()文化创新应以传统文化为源泉文化创新应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创新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A B C D解析“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 13、周,后经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为历代统治者和普通百姓所尊崇。 自汉代开始走向政治化,宋以后出现了极端化倾向。 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体系,孝文化在维系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 “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文革期间,传统孝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 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金钱至上观念的泛滥,出现了人情冷漠,尽孝意识淡薄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家庭、社会的和谐。 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传统美德重要代表的孝文化又得以发扬光大。 重庆市万州区的李传梅用孱弱的肩膀背着婆婆到深圳打工,十三年不离不弃;河南工人谢延信赡养亡妻家人,几十年无怨无悔,普 14、通百姓孝老爱亲的事迹感动了整个中国。 (1)在如何对待传统孝文化上,人们的观点不尽相同。 甲认为:传统孝文化在维系家庭社会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应该尊崇传统孝道。 乙认为:传统孝文化的许多内容已经过时,必须重建现代中国的孝文化,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请就弘扬孝文化写两句宣传标语。 解析第(1)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赞同甲和乙哪种观点。 在表述时,可以先说赞同甲的观点。 其理由是:“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等;接着说赞同乙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第(2)问要求请就。2017版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创新模拟题) 专题10 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