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创新模拟题) 专题12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D解析自觉抵制网络文化的说法错误,排除;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不是文化建设的方向,我国现阶段文化建设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方向,错误;运用排除法可选出,故答案选 B。 答案2016湖南平江、修水联考,2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提出,文化企业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使命,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这表明()文化生产要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文化生产应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文化企业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担当文化产品应走向主旋律,保持先进性A B C D最新海 4、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捍卫中华文化的话语权、领导权A B C D 解析文化的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教育对文化有选择、传递、创造和教化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当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坚持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错误;我国应与各国实现文化领域的平等交流与相互借鉴,通过加强宣传和传播扩大我国在国际文化领域的影响,但是不谋求文化领导权,错误。 答案2016山东滨州 3 月模拟,19)党的新闻舆论媒体应当站在人民的立场,表达人民的思想和感情,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愿望 6、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能沾满铜臭气。 这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公益性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弘扬主旋律,把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双百”方针以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A B C D解析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这表明文化发展要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弘扬主旋律,当选;文艺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这表明文化发展要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当选,答案为 D;表述错误;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错误。 答案2016江西临川月考,19)在法国,人们视遗产为生命,每年 9 月的第三个周末,公立 8、自身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A 错误;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设问主体“公民”不符,B 不当选;对文化强国的目标充满信心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体现而非文化自尊,C 不当选。 答案2016河南焦作定位测试,16)“59 张笑脸,59 次让座经历,59 次美好的回忆”。 这是武汉的屠婆婆用手机拍下的每次乘坐公交地铁时人们主动给她让座的情境。 “让座”这一平凡的善举却蕴含着巨大的正能量。 这说明()诚信友善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华传统美德历久弥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A B C D解析让座平凡善举传承至今天,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当选;让座平凡善举在今天有新表现,说明中华传统美德历久弥 9、新,当选;错误,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而不是诚信友善;与题意不符。 答案2016湖北武汉起点调研测试,12)近年来,W 市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或扩建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工程,精心打造“名家论坛” ,邀请梁晓声、易中天、李培根等一大批名流大家开展了数百场公益性文化讲座,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开阔了文化视野。 这说明该市()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宣传先进文化,弱化大众文化的影响力A B C D解析该市的一系列文化发展举措旨在发展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当选;材料没 11、伟大的民族精神,但并不是丰富其内涵,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 D。 答案2016湖北稳派名校联盟质检,21)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 10 月 13 日在京召开。 习近平指出,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是因为()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能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正能量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就能提高全民道德素质道德模范的事迹是“崇德向善”的指南,是品德修养的“明镜”道德模范的形成离不开道德实践,受道德实践决定A B C D解析题肢说法错误,因为要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光靠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是不够的,发挥道德模范的榜 13、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要求媒体工作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社会责任感;拨开伪科学的外衣,需要专家学者和社会名人谨言慎行,专家学者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避免不懂装懂,信口开河,为伪科学推波助澜;拨开伪科学的外衣,还需要公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迷信,贪小便宜等错误观念和不良习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才能遏制“伪科学”的传播。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如何才能遏制“伪科学”的传播,属于措施类试题。 对于此类试题,要分主体多角度回答,主要从政府、媒体及其工作者、专家学者和社会名人、公众等角度分 14、析。 政府要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媒体及其工作者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专家学者和社会名人要加强自身修养,遵守职业道德;公众增强辨别和抵御伪科学的能力。 答案政府要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遏制伪科学,支持科学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培育“四有”公民。 媒体及其工作者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揭露伪科学、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专家学者和社会名人要加强自身修养,遵守职业道德,避免为伪科学推波助澜。 公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辨别和抵御伪科学的能力。 122016湖北八校 3 月联考,39(2)(3) 阅读材料,完成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