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 新课标物理 复习过关检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3)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 s 末的速度为零D在 050 s 内汽车行驶的总位移为 900 2013广东广州四月测试) 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 t 图象如图 3,由图可知() 图 3A甲的加速度为 4 m/的速度为 1.3 m/ s 末两物体的速度相等D3 s 内两物体通过的位移相等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时间 T 内通过位移 达 A 点,接着在第二个时间T 内通过位移 达 B 点,第三个时间 T 末到达 C 点,则物体 ()A在 A 点的速度大小为 B 点的速度大小为2动的加速度为2第三个时间 T 内的位移为 3x 1评卷人 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24 分,每小 6、道小题,,共 16 分)9图 6 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 和 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 a 表示图 6(1)的距离为_ 2)图 7 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 xt 2 图线(x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其大小为_ 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 71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 8 甲所示的滴水法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实验过程如下:在斜面上铺上白纸,用图钉固定;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在小车上固定一平衡物;调节滴水计时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 0.2 s 滴一滴( 以滴水计时器内盛满水为准) ;在斜面顶端放置一 10、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后 10 s 汽车做匀减速直 线运动由 at 图象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得,vma 10 m/s,A 对;50 s 末的速度为 v20 m/s110 m/s10 m/s,B、C 不对;在050 s 内汽车行驶的总位移为 x v (vmv)t 3850 m ,D 不对12 12答案解析甲做速度 为 4 m/s 的匀速运动,A 错;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错;3 s 末两物体的速度都为 4 m/s,C 正确;3 s 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D 错答案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物体在 A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物体在 A、B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即 ,A 对;由 x 得运动的加速 12、动规律可知,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该段时间的中间时 刻的瞬时速度,故 .5 s 时刻的瞬时速度 m/s,.5 s 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5 m/s,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可得加速度大小为 m/物体从 0.5 s 时刻开始到停下来所用时间为 s,即物体整个运动时间为 0.5 s s),甲、乙两车的运动情景如图所示甲车位移为 x1v 0t 6t 2甲车速度为 v1v 0a 1t16 3x2v 00.5v 0(t a2(t212166(t (t242乙车速度为 v2v 0a 2(t164( t车免碰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且位置相同(注意:有人错误地认为免碰的临界条件是二车速度为 0 时位置也相同),因此有 v1v 2,x1x 0x 2其中,x 0 就是它 们不相碰应该保持的最小距离解以上方程组可得 .5 .5 m。2017版 新课标物理 复习过关检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3) Word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