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毫升之二内容摘要:
2.揭示课题 【板块二】 读题 独立完成填写 交流 互相检查订正 受在书上连一连 2. 升 与毫升的换算 练习二第 3 题 巡视 适当提问 如:为什么 3 升大于 2500 毫升 练习二第 4 题 挂图或实物投影出示第四题图 分别说一说它们各有多少毫升的水。 根据回答板书 这 4 个量杯的水合起来比 1 升少还是比 1 升多。 (巡视讨论情况) 板书: 150+ 200+ 350+ 400= 1100(毫升) 1100 毫升> 1000 毫升 1100 毫升 > 1 升 3.估计不同。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毫升之二
相关推荐
3、有x y z (x,y ,z R),则 x2,y3, z2 是 P,A ,B ,C 四点共面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 x2,y3,z2 时,即 2 3 2 , 则 2 3( )2( ),即 3 2 ,根据共面向量定理,知 P,A,B,C 四点共面;反之,当 P,A,B,C 四点共面时,根据共面向量定理 m n , 即 m( )n( ),
2、如三棱柱的三条侧棱,故 C 不正确;l 1,l 2,l 3 共点时,l 1,l 2,l 3 未必共面,如正方体中从同一顶点出发的三条棱,故 D 不正确3若 P 是两条异面直线 l,m 外的任意一点,则( )A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m 都平行B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m 都垂直C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m 都相交D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 l,m
想到了哪些成语来形容黄河。 出示课文第一节内容。 指名感情朗读,齐读。 学生点评,教师相机点拨。 再次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节。 三、读写访结合,领略艄公的风采。 (一)读 过渡:看着汹涌激荡的黄河水、听着震耳欲聋的波涛声,令人不寒而栗。 而这时,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我的眼光被河中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 那是什么。 多媒体播放:汹涌黄河上漂流的羊皮筏子。 羊 皮筏子是什么样子的。
己的做法。 2.小组讨论 互相交流(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3.观察、分析,交流。 独立操作,交流画图和测量的方法。 (梯形的高有无数条„„) 4.自由阅读,互相交流。 再次交流有关梯形各部分名称的知识。 5.观察各自的梯形,猜测。 测量验证并交流结果(两腰相等)。 6.独立操作并交流 三、分层练习,巩固内化。 (预设12 分钟) 完成“想想做做” 1~ 5 题。 1.看图、独立判断并交流。
么要写这篇文章。 “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 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 能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爱因斯坦说: “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了问题,才促使我们去解决问题。 ) 问题暂时留到下节课讨论。
2、数 a( ) x, x 0,x0. )A4 或2 B4 或 2C2 或 4 D2 或 2答案 a0 时,有 , a2;当 a0 时,有a4,a4,因此 a4 或a f,g 都是由 A 到 A 的映射,其对应法则如下表( 从上到下):表 1映射 f 的对应法则原象 1 2 3 4象 3 4 2 1表 2映射 g 的对应法则原象 1 2 3 4象 4 3 1 2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