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的移动word学案内容摘要:

N2与 H2合成 NH3的反应速率提高,但这与勒夏特列原理无关。 答案: D ,反应: ClF(g)+F2(g) 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缩小体积, ClF 的转化率增大 ,增大体积, ClF3的产率增高 ,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体积不变, F2的转化率降低 解析: 本题所列反应是正反应为放热、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 可依据温度、压强、浓度的变化对平衡的影响以及气体的体积和压强、浓度的关系进行判断。 A项温度不变,缩小气体的体积,根据玻意耳气体定律( PV=C)可知气体的压强必然增大,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 ClF 的转化率增大。 即 A选项的说法正确。 B 项温度不变,增大体积,其压强必然减小,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所以, ClF3的产率应降低,不应增高。 故 B 选项的说法不对。 C 项升高温度,对放热反应来说,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同时,增大体积即减小压强,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故 C 选项错。 D 项降低温度,体积不变,有利于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使 F2的转化率升高。 故 D 选 项错。 答案: A 中错误的是( ) ,若增大压强,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在新平衡前的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如果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则此可逆反应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当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达到新的平衡时,则此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会提高 : 2NO2( g) △ 2NO(g)+O2(g)达到平衡时,将各气体成分的浓度都增大一倍,则平衡向左移动 解析: 因为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必然是因为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所致,原平衡时的正、逆反 应速率相等,平衡移动过程中的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但逐渐趋于一致,当再次重新相等时,即达到新平衡状态。 A 项中表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就说明逆反应速率比正反应速率大,所以 A 选项的说法正确。 B 项错误。 因为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从起始到平衡时的全过程中其物质的量始终没有改变,因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不会改变。 C 项错误。 因为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而其自身的转化率反而会降低。 D 项将各气体的浓度都增大一倍,就相当于对此体系加压,而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 移动,即应向左移动。 故 D 选项的说法正确。 答案: AD : N2( g) +3H2(g) 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NH3的生成速率等于 NH3的分解速率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 ,若加入 N2,在重新达到平衡时, NH3 的浓度比原平衡时增大,氢气的浓度比原平衡时减小 ,若升高温度,加快了吸热反应的速率,降低了放热反应的速率,所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实质是 v(正 )=v(逆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但不是一定相等。 A项正确。 因为达平衡时, NH3的生成速率等于 NH3的分解速率,即 v(正) =v(逆)。 B 项错误。 因为达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质量分数)不是一定相等。 C 项正确。 因为达平衡时加入 N2,即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要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这样就要消耗一部分 H2,生成一部分氨。 当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氨的浓度必然比原平衡时增大,而 H2的浓度必然比原平衡时减小。 D 项错误。 因为升高温度,对合成氨反应,首先增大逆反应速率,随之增大正 反应速率。 并不是降低放热反应的速率。 答案: AC 综合运用 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 LX( g)和 2 LY( 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 4X( g) +3 Y(g) 2Q(g)+nR(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 5%, X 的浓度减小31,则该反应中方程式的 n 值是( ) 解析: 依题意,此反应从开始到 达平衡, X 的速率减小了31,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但容器内压强增大了 5%,则表明 Q 和 R 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应大于 X、 Y 的化学计量数之和。 即 2+n> 4+3 所以 n> 5 对照各选项,只有 D 项符合。 答案: D ,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 生成物体积分数一定增加 ② 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 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 B.②⑤ C.⑤ D.④⑥ 解析: 由于 v(正)> v(逆),导致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而其他条件则都不能确定。 答案: C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NO2( g) N2O4(g)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NO2,又达到平衡时, N2O4的体积分数( ) 解析: 容积可变的容器,平衡后充入 NO2,由于反应物仅有一种,所以前后两种情况为等效平衡, N2O4的体积分数不变。 答案: A 、组成为 Ca5(PO4)3OH 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a5(PO4)3OH(固 ) 5Ca2++3 34PO +OH。 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Ca5(PO4)3F(固 )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 当牙膏中配有氟 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原理,请你提出一种其他促进矿化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H++OH====H2O 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 依据信息, F替换平衡中的 OH,生成溶解度更小、质地更坚固的 Ca5(PO4)3F。 5Ca2++3 34PO +F====Ca5(PO4)3F↓。 促进矿化的方法之一是使上述平衡逆向移动,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加入 Ca2+,使平衡逆向移动。 答案: 生成的酸性物质能中和 OH,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加速腐蚀牙齿; F替换平衡中的 OH,生成溶解度更小、质地更坚固的 Ca5(PO4)3F,5Ca2++3 34PO +F====Ca5(PO4)3F↓。 加 入 Ca2+(或 34PO )。 ,将 4 mol SO2和 2 mol 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的等压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SO2( g) +O2(g) 2SO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A时,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mol。 若 SO2, O2,SO3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用 a,b,c 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 1)在达到平衡状态向 A的容器中通入少量 O2,体系中 SO2的体积分数 ____________(填“增大 ” “减小 ”或 “不变 ”),若要使 SO2的体积分数再变到与平衡状态 A相同,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 ( 2)若起始时 a= mol,b= mol,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平衡状态 A相同,则起始时 c 的取值为 ____________。 ( 3)若要使反应开始时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且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平衡状态 A相同,则起始时 c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 解析: ( 1)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通过改变条件,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 2)在等温、等压时,只需加入的反应物与起始物成比例即可。 ( 3)算出平衡时 A 中生成的 SO3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使平衡向逆方向进行,则加入的 C 必大于 mol。 答案: ( 1)减小 升高温度 再通入 2 倍于 O2的 SO2 ( 2) c≥0 (3)< c≤4 1 mol A气体在较高温度下放入一密闭容器下,使其分解, A(g) 2B(g),当有 40%的 A分解时,达到平衡,平衡时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gmol1,求 A的摩尔质量。 解析: 利用平衡模式法解题。 A(g)2 B(g) 始( mol) 1 0 变( mol) 平( mol)  AMnmM 总总= 解得: MA=92。 答案: 92 gmol1 拓展探究 A、 B、 C、 D 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A+bB cC(s)+dD。 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 A减小了 n mol,B减小了2nmol,C增加了23nmol,D增加了 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 ( 1)该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系数为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 A_____________, B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