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word学案内容摘要:
条件下生成 NH3,反应进行到 2min 时测得容器内有 4mol NH3生成。 求 : ( 1) 2min 时 N H NH3的反应速率。 ( 2) 2min 时 H2和 N2的浓度。 6.在 2L 密闭容器中, X、 Y、 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求 2min 内 v(X)、 v(Y)、 v(Z)并确定方程式。 (纵坐标单位) 7.把除去氧化膜的镁 条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氢气生成的速率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其中 t1~ 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2~ 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第 一 单元第 2课时 化学反应限度 [学习目标 ] 1. 理解 可逆反应 的概念 ,知道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2.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学习重点 ]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 [学习过程 ] 【引入】书写:合成氨反 应、 Cl2和 H2O的反应、 SO2的催化氧化反应。 【实验探究】教材 P32 实验。 一、可逆反应 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征: 【例 1】 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 N2和 H2合成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降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相等。 D、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减小等于逆反应速率的增加。 【交流与讨论】 分析反应 : N2+3H2 2NH3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画出图像。 二、化学平衡 1.概念: 可逆反应. . . . 在 一定的条件下. . . . . . 进行到一定程度时,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苏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word学案
相关推荐
u(OH)2 Cu2O↓+ CH2OH( CHOH) 4COOH+ 2H2O 新制 Cu(OH)2 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 上列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思考交流:葡萄糖有醛基 (CHO)和羟基 (OH),醛基可以被新制 Cu(OH)银氨溶液弱氧化剂氧化,推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 KMnO4(H+,aq)、溴水褪色。 葡萄糖还有哪些化学性质 ? (1)葡萄糖分子里除有醛基外,还有五个醇羟基
称为配位数。 配离子的电荷数: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 和 电荷数的 代数和。 内界和外界:配合物分为内界和外界,其中 称为内界,与内界发生电性匹配的 称为外界。 以 [Cu(NH3)4]SO4为例,分别指出 其中中心原子、配位体、配位数、内界和外界。 [Cu(NH3)4]SO4 三、复盐、混盐、络盐 复盐: , 例如:。 混盐: , 例如:。 络盐: , 例如:。 【课堂练习】 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
7、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知,质点落在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内的概率 P ,解得 h3,故长方体的体积为 1134h(2h 2)(2h 1) 1414. (2016潍坊一模)甲、乙两家商场对同一种商品开展促销活动,对购买该商品的顾客两家商场的奖励方案如下:甲商场:顾客转动如图所示圆盘,当指针指向阴影部分(图中四个阴影部分均为扇形,且每个扇形圆心角均为 15,边界忽略不计)即为中奖乙商场:从装有 3
能把铁直接氧化到+ 3价;而氢离子、铜 离子、银离子等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只能把铁氧化到+ 2价,在反应中铁单质表现出的是还原性。 [板书 ]: [设疑 ]: Fe2+ 与 Fe3+ 能否相互转化呢。 [学生回答 ]: 能 [教师提问 ]: 要把 Fe2+ 变成 Fe3+ ,需要加哪类物质。 [学生回答 ]: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要加氧化剂 [教师提问 ]: 那具体哪种可以,有谁知道吗。 [学生回答
,古代人们通过 方法来获取铁和铜,现代有 获取铁和铜。 [课堂学习 ]: 铁的冶炼 ①原料: ②反应器: ③反应原理: ④工艺流程: 涉及的方程式:
属及其化合物的旧知识迁移得出铁、铜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3)模拟发 现过程,通过推测、设计探究实验以及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认识 Fe2+、 Fe3+的区别和转化。 最后由学生总结归纳三方面的结论要点,尝试用简洁的图示方法自主构建“铁三角”关系。 三、说教学过程 (引言):人类使用铁、铜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 目前已发现的金属虽然已有 90 多种,但其中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多的仍然是铁、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