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1高中铁、铜的获取及应用二内容摘要:
能把铁直接氧化到+ 3价;而氢离子、铜 离子、银离子等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只能把铁氧化到+ 2价,在反应中铁单质表现出的是还原性。 [板书 ]: [设疑 ]: Fe2+ 与 Fe3+ 能否相互转化呢。 [学生回答 ]: 能 [教师提问 ]: 要把 Fe2+ 变成 Fe3+ ,需要加哪类物质。 [学生回答 ]: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要加氧化剂 [教师提问 ]: 那具体哪种可以,有谁知道吗。 [学生回答 ]: Cl2 、 O2应该可以,因为 Cl2 、 O2氧化性强能把铁单质直接氧化 到+ 3价,应该也能将 Fe2+ 氧化为 Fe3+ [教师讲述 ]: 好,我们来试试。 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Fe2+ 与 Fe3+ 区别方法,含 Fe3+ 溶液中加入 KSCN溶液能看到溶液变血红色,而 Fe3+ 加入 KSCN溶液不变色。 [指导学生实验 ]: Fe3+ 的检验 [教师讲述 ]: 知道了如何检验 Fe3+ 以后,你们桌上有新制氯水,你们能否设计实验验证Cl2能否使 Fe2+ 变成 Fe3+ 呢。 [学生回答 ]: 在溶液中加氯水,在加 KSCN溶液,如果变红说明有 Fe3+。 [提出问题 ]: 这个方案严密吗。 [学生回答 ]: 不严密,假如 Cl2不能把 Fe2+ 氧化为 Fe3+ , 而原溶液中原来就有 Fe3+ ,则加 KSCN溶液,也会变红色。 [教师提问 ]: 如何优化上述实验方案。 [学生回答 ]: 先 加入 KSCN溶液不变色,再 加氯。苏教版化学必修1高中铁、铜的获取及应用二
相关推荐
条件下生成 NH3,反应进行到 2min 时测得容器内有 4mol NH3生成。 求 : ( 1) 2min 时 N H NH3的反应速率。 ( 2) 2min 时 H2和 N2的浓度。 6.在 2L 密闭容器中, X、 Y、 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求 2min 内 v(X)、 v(Y)、 v(Z)并确定方程式。 (纵坐标单位) 7.把除去氧化膜的镁
u(OH)2 Cu2O↓+ CH2OH( CHOH) 4COOH+ 2H2O 新制 Cu(OH)2 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 上列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思考交流:葡萄糖有醛基 (CHO)和羟基 (OH),醛基可以被新制 Cu(OH)银氨溶液弱氧化剂氧化,推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 KMnO4(H+,aq)、溴水褪色。 葡萄糖还有哪些化学性质 ? (1)葡萄糖分子里除有醛基外,还有五个醇羟基
称为配位数。 配离子的电荷数: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 和 电荷数的 代数和。 内界和外界:配合物分为内界和外界,其中 称为内界,与内界发生电性匹配的 称为外界。 以 [Cu(NH3)4]SO4为例,分别指出 其中中心原子、配位体、配位数、内界和外界。 [Cu(NH3)4]SO4 三、复盐、混盐、络盐 复盐: , 例如:。 混盐: , 例如:。 络盐: , 例如:。 【课堂练习】 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
,古代人们通过 方法来获取铁和铜,现代有 获取铁和铜。 [课堂学习 ]: 铁的冶炼 ①原料: ②反应器: ③反应原理: ④工艺流程: 涉及的方程式:
属及其化合物的旧知识迁移得出铁、铜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3)模拟发 现过程,通过推测、设计探究实验以及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认识 Fe2+、 Fe3+的区别和转化。 最后由学生总结归纳三方面的结论要点,尝试用简洁的图示方法自主构建“铁三角”关系。 三、说教学过程 (引言):人类使用铁、铜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 目前已发现的金属虽然已有 90 多种,但其中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多的仍然是铁、铜。
弱电解质 弱碱: NH3H 2O、 Cu(OH) Fe(OH)3等 : 少数盐: Pb(CH3COO)2 水 【讨论】 BaSO CaCO AgCl 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 ?CH3COOH 易溶,是否属强电解质 ? 【小结】 BaSO CaCO AgCl 虽然难溶,但溶解的极少部分却是完全电离,所以它们为强电解质 CH3COOH 体易溶于水,但它却不能完全电离,所以属弱电解质。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