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之二内容摘要:
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物体也是圆柱体。 ( 2)认识圆柱的面 提问:圆柱是有几个面围成的。 长、正方体有这样的面吗 ? 说明:本书中的圆柱都是直圆柱 学生观察并回答。 指名学生举例,其它同学可以纠正或补充 学生用手摸一摸。 观察并回答。 引导学生知道:圆柱有 3 个面围成,一个曲面叫侧面,两个面叫底面(是平的) 这三个面有什么特征呢。 ( 3)师介绍圆柱的高。 圆柱有几条高呢。 师:我们学习饿圆锥都是直圆锥 提问: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锥题。 师提出要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之二
相关推荐
) 版块二: 1.出示:一圆柱底面直径 5 分米,高6分米,算一算它的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完成练习七第 6题。 ( 1)引导审题:在读题的过程中你注意到什么。 (看清单位) ( 2)集体交流。 版块三: 1. 完成练习七第 7题。 ( 1)提问:牙膏口是什么形状。 从牙膏里挤出的牙膏是什么形状。 ( 2)学生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七第 8题。 提问
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板块二〗 出示例 2的情景图(已改编) 一个圆柱形薯片桶,它的底面直径是 11厘米,高是 15厘米。 侧面有一张商标纸,求商标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接头处忽略不计) 要求商标纸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什么。 ④与同桌分享探究的成果。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预设 10分钟) 预设: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底面周长 高 (侧面积) 出示:圆柱的侧面积 学生自主探究
启发:圆柱可以转化成长方体计算体积吗。 怎样转化。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后认识到,可以模仿圆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的方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计算体积。 学生用教具进行操作演示,并说一说转化的方法。 学生交流想法。 3.观察比较,推导公式。 学生观察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示意图。 提问: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圆柱有什么联系。 与同学进行交流。 柱的体积) 『板块二』 4 的三个几何体。 提问
2、华文化的多样性,说法正确。 它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 ,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说明两岸文化有共同的根源,说法正确。 台湾风物图卷与清明上河图艺术风格相似,但文化价值各异,说法错误。 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说法否定了文化的民族性,错误。 选 A 项。 答案2013课标卷,39(1),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 年 6 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
从哪些词语可以 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严词拒绝,开枪还击 同仇敌忾,奋起还击 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 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在威武不屈的正义之师面前,侵略者遭到惨败的可耻下场。 “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文中画线的句子和加点的词语写出了中国守军 势不可挡 的气势,与众不同了中国守军 不畏强敌,奋勇抗击 的英雄气概。 写出与“顷刻间”意思相近的词语: 、 、
3、后知重在行,所以C 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而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 D 不当选。 故选 B。 答案2012江苏单科,25, 2 分)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 “慢旅游” “慢运动”等行列。 这反映了()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解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