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之二内容摘要:
师:指出对应边之比为 2: 1。 小结:像这样,放大后图形与原来图形对应边之比是 2: 1,就说把图形按 2: 1的比放大。 (板书:按 2: 1的比放大) 追问:①按 2: 1的比放大后,图形有什么变化呢。 ②后项 1表示把什么看作 1份,那么 2呢。 ③如果把一个长方形按照 3: 1的比放大, 你会吗。 媒体出示例 2及思考: ①把这个长方形按 3: 1的比放大,就是把这个长方形的每条边长放大到原来的( )倍,放大后图形的长是( )格,宽是( )格。 学生操作,展示。 ②把这个长方形按 3: 2的比放大,就是把这个长方形的每条边长放大到原来的( )倍,放大后图形的长是( )格,宽是( )格。 媒体演示。 谈话: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之二
相关推荐
侧面是曲面。 (共三个面) 圆柱的上底面与下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教师指引说出:圆柱上下一样粗细。 ) ( 4)请一个学生在圆柱上指出圆柱的高。 ( 5)师生共同作出圆柱的示意图。 并在图上作出一条高。 ( 6)看示意图或拿一个圆柱形的模型,完整复述圆柱的特征。 2.探索圆锥的特征。 ( 1)观察模型,全班交流,教师 板书: 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分米。 点评: 圆柱侧面展开之后 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 在这儿展开之后是个正方形,就说明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例 (综合题) 一种抽水机出水管的直径是 1 分米,管口的水流速度是每秒 2 米, 1分钟能抽水多少立方米。 分析与解: 每秒流出来的水的形状,可以看成是一个底面直径 1 分米,高 2米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就是 1秒种流出的水的体积,再乘 60
面大小的关系。 ( 3)用双手摸侧面 , 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交流、总结。 (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并板书: 4.圆柱的高。 出示高、低不同的 两个圆柱。 ( 1) 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 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 2) 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 , 然后教师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教师先画出一条 学生先在小组内活动、研究
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 同样写战斗失利,我发现:“暂时退守”是我军在“众寡悬殊”条件不利的情况下的正确策略,有赞扬之意;“人头滚落”“尸横桥头”“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是对敌人被打惨状的痛快描述,表达了对日军的鄙视。 四、 C 五、 1.日寇以两
2、之间的关系,它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错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错误;之所以强调劳动关系,原因在于其重要性,当选。 答案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 ,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 完成下题。 2.(2016课标卷,22,4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 1937 年, 7 月 7 日深夜,( ) ( ) ( 2)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的( ),( ) ( 3)卢沟桥事变拉开了( )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 )地展开了。 5,补充内容: ( 1)九一八事变,一九三一年,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 ),( )、( )。 ( 2)、( )、( )、( )的中国守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