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16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之间的关系,它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错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错误;之所以强调劳动关系,原因在于其重要性,当选。 答案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 ,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 完成下题。 2.(2016课标卷,22,4 分)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最新海量高中、初 4、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A. B. C. D.解析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是对上层建筑改革的要求,符合题意;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也符合题意;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不断在加深,但并不是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故错误;“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提法也是错误的,故排除。 故选 C。 答案2015课标卷,19,4 分)2014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 6、从唯物史观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顺应群众期盼、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的重要形式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以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为根本目的A. B. C. D.解析错误,生产实践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错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选。 答案地方卷6.(2016江苏单科,31,2 分)某地作为全国 33 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入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 这一做法表明()题考点: 8、,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 这表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A. B. C. D.解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错误。 社会心理源自社会实践,错误。 歌曲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当选。 这些追问源自当今社会环境,这说明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当选。 答案2014重庆文综,12,4 分)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公益 10、电气化社会;以英特尔、微软、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 这说明()种“设计”造就了相应的生活方式,体现了 D。 A 中“社会制度” 、维方式”与材料无关。 材料强调了社会意识的作用,而非社会意识的产生,B 不当选。 答案2013山东文综,25,4 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在城市形象宣传中, “幸福” “活力” “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 这说明() 错误,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 “幸福” “活力” “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说明 A 当选,B 、案 13、工作只重形式不管内容平均主义,追求无差别的利益分配本位主义,只顾本单位不顾大局和整体官僚主义,作决策漠视群众的意愿和要求A. B. C. D.解析唐僧要求三个徒弟“为了团队整齐” “使用统一的武器” ,讽刺了没有从实际出发,只重形式不管内容的形式主义和漠视群众意愿和要求的官僚主义,正确;与漫画主旨不符。 答案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 回答下题。 14.(2013江苏单科,32,2 分)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2017版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16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 同样写战斗失利,我发现:“暂时退守”是我军在“众寡悬殊”条件不利的情况下的正确策略,有赞扬之意;“人头滚落”“尸横桥头”“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是对敌人被打惨状的痛快描述,表达了对日军的鄙视。 四、 C 五、 1.日寇以两
师:指出对应边之比为 2: 1。 小结:像这样,放大后图形与原来图形对应边之比是 2: 1,就说把图形按 2: 1的比放大。 (板书:按 2: 1的比放大) 追问:①按 2: 1的比放大后,图形有什么变化呢。 ②后项 1表示把什么看作 1份,那么 2呢。 ③如果把一个长方形按照 3: 1的比放大, 你会吗。 媒体出示例 2及思考: ①把这个长方形按 3: 1的比放大
侧面是曲面。 (共三个面) 圆柱的上底面与下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教师指引说出:圆柱上下一样粗细。 ) ( 4)请一个学生在圆柱上指出圆柱的高。 ( 5)师生共同作出圆柱的示意图。 并在图上作出一条高。 ( 6)看示意图或拿一个圆柱形的模型,完整复述圆柱的特征。 2.探索圆锥的特征。 ( 1)观察模型,全班交流,教师 板书: 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 1937 年, 7 月 7 日深夜,( ) ( ) ( 2)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的( ),( ) ( 3)卢沟桥事变拉开了( )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 )地展开了。 5,补充内容: ( 1)九一八事变,一九三一年,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 ),( )、( )。 ( 2)、( )、( )、( )的中国守军。 ( )、( )、(
3、结合的产物,因而具有“人化的特点” ,故正确;人用指头弹琴受到人的意识的调节,故错误;材料反映琴、指、声之间的客观联系,正确;同是操琴,有的是妙音,有的是噪音,错误。 答案2014课标卷,21,4 分)1968 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 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
个词, 感受 伯诺德夫人 的机智、镇定。 ) ( 2)指导朗读。 语言 : ( 1)用心读读 伯诺德夫人的话 ( “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 ) ,想想 :怎样才能读好这句话。 应强调什么字。 为什么。 (答案不要强行一致性,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我们就予以肯定。 ) 【 设计意图 : 重视学生的阅读体会,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 去读,使 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同时 感悟伯诺德夫人 之 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