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 新课标物理 复习过关检测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4)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A 连接,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 B 靠在平板的右侧,A、B 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开始时用手按住物体 B 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放手,使 A 和 B 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距离 L 时,A 和 B 达到最大速度 v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和 B 达到最大速度 v 时,弹簧是自然长度B 若运动过程中 A 和 B 能够分离,则 A 和 B 恰好分离时,二者加速度大小均为g( C 从释放到 A 和 B 达到最大速度 v 的过程中弹簧对 A 所做的功等于从释放到 A 和 B 达到最大速度 v 的过程中,B 受到的合力对它做的功大于 单选)质量为 m=1物体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 5、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3 分,有选错得得 0 分)7.(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 B 受沿斜面向上力 F 作用沿斜面匀速上滑,A、B 之间动摩擦因数为 ,质量均为 m,则()A A、B 保持相对静止B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等于 mg(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M+2m) 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8.(多选)伽利略被誉为“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成功的解释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如图,让小球沿斜面 静止滚下,沿水平面 前运动,直到滚到另一个斜面 果无摩擦力,无论 长、斜面 斜面 些还是缓些,小球总会在斜面 的某点速度变为零,这点距斜面底端 7、个能够显示拉力大小的传感器,传感器下方挂上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 m 的小球,若升降机在匀速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并以此时为零时刻,在后面一段时间内传感器显示弹簧弹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 为重力加速度,则( )A升降机停止前在向上运动B0 间内小球处于失重状态,t1间内小球处于超重状态C tl间内小球向下运动,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t3间内小球向下运动,速度一直增大11.(多选)如图所示,运动员“3 m 跳板跳水”运动的过程可简化为:运动员走上跳板,将跳板从水平位置 B 压到最低点 C,跳板又将运动员竖直向上弹到最高点 A,然后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落入水中跳板自身 9、6 V,G 是电键,请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1)_ _;(2)_;(3)_ _评卷人 得分四、计算题(本题共 3 道小题,共 38 分)物体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拉力F 和物体速度 v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 g=10m/物体的质量及斜面与地面间的夹角 最新海量高中、平地面上的矩形箱子内有一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质量为 m 的光滑球静止时,箱子顶部与球接触但无压力箱子由 v 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 2v 时,立即改做加速度大小为 a 的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从加速开始经过的总路程为 s(1 )求箱子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a(2 )若 a减速阶段球受 10、到箱子左壁和顶部的作用力最新海量高中、质量 m=小物块,以 m/s 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 F 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 t=2 点运动到 B 点, A、B 之间的距离 L=10m已知斜面倾角 =30,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重力加速度 g 取10m/1 )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 B 点时速度的大小(2 )拉力 F 与斜面的夹角多大时,拉力 F 最小。 拉力 F 的最小值是多少。 4. B5. B 6. C 7. B 8. 9. 2.【 答案】13.【 解析】由图可得,02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 a= =0.5 m/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