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 新课标物理 复习过关检测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3)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条不同路径渡河的时间相同C沿 迹渡河所用的时间最短D沿 平面上固定有一个斜面,从斜面顶端向右平抛一只小球,当初速度为 ,小球恰好落到斜面底端,平抛的飞行时间为 用不同的初速度 v 从该斜面顶端向右平抛这只小球,以下哪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平抛的飞行时间 t 随 v 变化的函数关系( )最新海量高中、量为 M=2薄壁细圆管竖直放置,圆管内部光滑,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 已知圆的半径 R=质量 m=小球,在管内最低点 A 的速度大小为23m/s,g 取 10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恰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B 小球沿圆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管对地的最大压力为 20管对地的最大压力等于 40分 二、多项选 4、择题(本题共 5 道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有选错得得 0 分),N 是两个共轴圆筒的横截面,外筒半径为 R,内筒半径比 R 小很多,可以忽略不计。 简的两端是封闭的,两筒之间抽成真空,两筒以相同角速度。 转其中心轴线(图中垂直于纸面)作匀速转动,设从 M 筒内部可以通过窄缝 S(与 M 筒的轴线平行)不断地向外射出两种不同速率 微粒,从 S 处射出时初速度方向都是沿筒的半径方向,微粒到达 N 筒后就附着在 N 筒上,如果 R、 不变,而 取某一合适的值, 筒上的位置都在 c 处一条与 S 筒上的位置都在某一处如 b 处一条与 S 筒上的位置分 6、 18 日 14 时许,在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对接完成、两飞行器形成稳定运行的组合体后,航天员于 17 时 22 分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前约 20 天,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 350道上开始降轨,进入高度约为 343 千米的对接轨道,建立载人环境,等待与飞船交会对接。 根据以上信息,若认为它们对接前、后稳定飞行时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 “天宫一号”在 350道上飞行的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大B “天宫一号”在 350道上飞行的动能比在 343接轨道上小C “天宫一号”在 350道上飞行 7、的向心加速度比在 343接轨道上的大D “天宫一号”在 350道上飞行的动能比在 343水星与金星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若天文学家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 1;金星转过的角度为 2( 1、 2 均为锐角) ,则由此条件可求得 ( )A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B水星和金星的密度之比C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D学家在太阳系附近发现有三颗适宜生命繁衍的“超级地球” ,这三颗行星都围绕着天蝎座的一颗名为“格利泽 667C”的恒星运行。 其中两颗“超级地球” ,甲和乙的公转周期分别是 28 天和 39 天,假设“超级地球”绕“格利泽 667C”均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超级地球”间的万有引 10、左上角 1350 的圆弧,其竖直直径,C 点与B 点的竖直距离为 R,物体离开传送带后由 C 点恰好无碰撞落入轨道取 g=10m/:(1)物块由 A 端运动倒 B 端所经历的时间(2)的水平距离(3)判断物体能否沿圆轨道到达 N 点16. (16 分)探月卫星的发射过程可简化如下:首先进入绕地球运行的“停泊轨道” ,在该轨道的 P 处通过变速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在快要到达月球时,对卫星再次变速,卫星被月球引力“俘获 ”后,成为环月卫星,最终在环绕月球的“工作轨道”上绕月飞行(视为圆周运动) ,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工作轨道”周期为 T,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 h,月球半径为 R,引力常量为 G 11、,忽略其它天体对探月卫星在“ 工作轨道”上环绕运动的影响(1 )要使探月卫星从“ 转移轨道”进入“工作轨道”,应增大速度还是减小速度。 (2 )求探月卫星在“ 工作轨道”上环绕的线速度大小;(3 )求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最新海量高中、 10. 解析】:(1)对 B 球有: ,又根据胡克定律得:F= 球有:T F=所以故弹簧的伸长量为 ,绳子的张力为(2 )烧断细绳的瞬间,拉力 T=0,弹力 F 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 A 球有:对 B 球有:细绳烧断的瞬间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14.【 解析】:人在平台上运动的时间为 开平台后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运动的时间为 :由平抛运动的公式得 x=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