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 新课标物理 复习过关检测 第五章 机械能(1)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B t1间小球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刻小球动能最小 D 斜轨道 有缺口的圆管轨道 切于 C,圆管轨道半径为 R,两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D 是圆管轨道的最高点, 对的圆心为 90把一个小球从倾斜轨道上某点由静止释放,它下滑到 C 点缺口处后便进入圆管轨道,若要使它此后能够一直在管道中上升到 D 点并且恰可再落到 B 点,沿管道一直运动,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释放点须与 D 点等高B释放点须比 D 点高上C释放点须比 D 点高上D 无论释放点在哪里,都不可能使小球上升到 D 点再落到 B 某一高度撤去恒力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上升过程中,物体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A B C D评 5、A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B小球抛出的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C小球压缩弹簧的过程小球减小的动能等于弹簧增加的势能D 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 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 a=车恰好没有碰上自行车,则 A关闭油门后,汽车恰好没有碰上自行车时所用时间为 10闭油门后,汽车恰好没有碰上自行车时所用时间为 350闭油门时,汽车与自行车的距离 30 闭油门时,汽车与自行车的距离 平路面上有一辆质量为 的汽车,车厢中有一质量为 m 的人正用恒力 车以加速度 a 向前加速行驶距离 L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5 过程中,动能增加量为 m,势能减少量为 m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 g=3.(10 分)利用图 10(a)所示实验装置可粗略测量人吹气产生的压强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水平放置,管内塞一潮湿小棉球,实验者从玻璃管的一端 A 吹气,棉球从另一端 B 飞出,测得玻璃管内部截面积 S,距地面高度 h,棉球质量 m,开始时棉球的静止位置与管口 B 的距离 x,落地点 C 与管口 B 的水平距离 l,然后多次改变 x,测出对应的 l,画出 l2x 关系图线如图 10 (b)所示,并由此得出相应的斜率 k.(1)若不计棉球在空中运动时的空气阻力,根据以上测得的物理量可得,棉球从 B 端飞出时速度 9、 .(2)假设实验者吹气能保持玻璃管内气体压强始终为恒定值,不计棉球与管壁的摩擦,重力加速度 g、大气压强 为已知,利用图 10(b)中直线的斜率 k 可得,管内气体压强 p .(3)考虑到实验时棉球与管壁间有摩擦力,则(2) 中得到的 p 与实际压强相比 (填“ 偏大”、 “偏小 ”)。 评卷人 得分四、计算题(本题共 3 道小题, ,共 38 分)14.( 11 分)一列车的质量是 05平直的轨道上以额定功率 3000速行驶,当速度由 10m/s 加速到所能达到的最大速率 30m/s 时,共用了 2阻力保持不变,则列车受到的阻力为05N,在这段时间内列车前进的距离是1600m最新海量高中、初 13、 1、3、5颗子弹射入后,木块运动当第 9 颗子弹射入木块时,以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9m+M)此后木块沿圆弧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由机械能守恒得:12(9m+M)9m+M)= ( 92R 【答案】 (1)22 ) ( 9)2R 16. 【解析】 (1) 、设 c 到达 B 的低端的速度为 时 C 的支持力为 N,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 ,解得: ,在 B 的最低点由:N ,解得:N=26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 c 对圆弧 6N;(2 )设 B 的半径为 ,c 刚好可以从 B 顶端飞出,有动能定理得:)=0,代入数据得:306 101 得:若:1mrc 从 B 的右端飞出,则在水平面上运行的距离为:l=3m,若 4.8m。2017版 新课标物理 复习过关检测 第五章 机械能(1) 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 2)指名请学生读,出示停顿号,老师指点,再请学生读。 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价。 ( 设计意图: 在借助精心搭建的语言实践活动的平台,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主动积极地读书、感悟,学生在这个环节里最多的活动就是理解地读、体验地读、欣赏地读,并在渐入佳境地读的过程中,大胆地表达自己个性化的阅读见解。 ) 三、品读课文,评价 “种子 ”。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不错
备去哪里。 你们再去读读看课文的三、四小节。 看看它们为什么会那么做。 相机讨论: (不断渗透沙漠、湖泊的诱人) ①“一颗种子望了望……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 ” (相机板书:金光闪闪) “金光闪闪”、“数不尽的宝贝”、“百万富翁”(这颗小种子被沙漠“金光闪闪”的外表吸引、迷惑了,以为自己到那儿去能发财,能成为百万富翁) 相机指导朗读 (金光闪闪的,去那儿能变成富翁呢,真想马上就飞到那儿去。 )
集体配音朗读。 5.(课前教学生一些句子。 或读让一两个来赞美西湖。 学生不会也可以由老 师来说) 过渡:是呀,正因为如此,西湖又有了一个比作美女西施的美名--西子湖。 西湖之美,美在外有山,湖中有 湖,园中有园,四季景色都能使人赏心悦目。 尤其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十景”更是闻名遐迩。 下面就请同学们随我而来。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电脑出示画面)。 学生需准备
,要去哪里。 板书:沙漠 湖泊 泥土 只有 …… 才 …… (利用关联词 造句) 那小种子们是怎样回答的。 指名读,齐读 2. 读好标点符号 这句话用了哪个标点符号(“。 ”)“。 ”表现了小种子怎样的态度(坚定,勇敢) 齐读课文 让我们来做一次勇敢、坚定的小种子来回答太阳公公吧。 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小种子的勇敢、坚定的决心,可是有两个小种子口是心非,他们不是那样想的,那他们是怎样想的呢。
吧。 这就航天飞机“腾空而起”的情景 [出示图 ], 腾空而起就是一下窜上去。 转眼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就是一眨眼工夫,就 没有了影子,说明航天飞机飞得很快。 先听老师来读这一自然段。 你能把航天飞机的庞大与飞得快的特点读出来吗。 [齐读这 1 小节 ] (二)学习第三节 这架普通的飞机哪见过这样的兄弟呀,他跑去问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呢。 请同学读一读第 3 小节,想想说了些什么。
长约五、六十米,高近二十米。 重达近百吨。 像我们曾经学过的 ——(蓝鲸),也是个庞然大物。 指导齐读句子 这庞然大物是怎样的呢。 谁上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外形 :三角形的 …… 方方 …… 多么有趣呀。 指读,评议,齐读。 ( 2)飞得快:一声呼啸、腾空而起、转眼间、无影无踪 师:转眼间连影子都看不见了,可真快呀。 哪位同学能通过朗读让老师也感受到。 指导全班齐读 从东海之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