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第六课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内容摘要:

与人的关系就会多一份和谐与温馨。 而能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键在于我们在 对待他人时能否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因为在生活中,谁都不愿意干自己不爱干的事情,更不喜欢让 他人来强迫自己做不爱做的事情。 自己是这样,别人也是这样。 如此,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后,自然就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 活动内容:身体力行 同学之间如何才能做到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你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让我们共同分享。 提示: 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首先,应该提高个人的素养,学会同情人,让自己能够具有宽容心,能够容纳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学会换位思维,让学生 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如: “假如是你会不会这样 ?”“如果不这样会怎样 ?”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宽容他人,谅解他人。 二、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活动内容:阅读感悟“天堂与地狱的差别”(教材 P5960) 讨论: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提示: 虽然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天堂或地狱,但这则故事通过天堂与地狱之间的比较,得出两者的差别其实就在于人与人之间能否相互帮助,或者说是否存在着 “爱 ”。 没有 “爱 ”的世界犹如地狱一样,只有充满了 “爱 ”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人间天堂。 (一)为他人开一朵花 活动内容:阅读感悟“爱的传递”(教材 P5556) 讨论 1:陈红得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提示: 有社会的关怀、他人的爱心、医生的技术和责任、技术的发展等。 讨论 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陈红身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讨论 3:台北青年自愿捐献骨髓是爱心的表现。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河里,请你谈谈现实生活中你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有哪些形式。 时间 地点 事件 爱心形式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 3,一方面让学生感悟体验被别人帮助、关心的心境,使学生认识到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别人关心、帮助,体验“人人为我”的喜悦,让学生说出来, 就是要让学生学会 表达感恩。 (二)心动不如行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