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 专题26 克隆技术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分子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时,观察到死细胞被染色,而活细胞不被染色,原因是_。 (4)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最好选用分裂_期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5)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_条件下保存细胞。 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_的活性降低,细胞_速率降低。 答案(1)相互接触 接触抑制单(或一) 胰蛋白酶(2)衰老甚至死亡不死性降低减少(3)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不能进入活细胞内(或死细胞的细胞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能够进入死细胞内而着色) (4)中(5)冷冻(或超低温、液氮)酶新陈代谢2.(2015山东临沂三模) 我国科学家建立了小鼠哺乳动物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 5、诱导融合,在鉴定杂种原生质体时可用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胞膜表面荧光的不同可观察到_种不同的原生质体,当观察到_时可判断该原生质体是由番茄和马铃薯融合而成的。 (4)过程和过程 依次为_,过程中的培养基常添加的植物激素是_。 (5)若番茄细胞内有 m 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中含 n 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_条染色体。 若杂种细胞培育成的“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_植株。 解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包括原生质体融合和培育杂种植株两大步骤,两者的原理分别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去除细胞壁常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细胞融合完成的 6、标志是形成新的细胞壁。 (3)化学促融剂是聚乙二醇,两两融合的原生质体有三种:番茄番茄、马铃薯番茄、马铃薯马铃薯,其中杂种细胞的细胞表面有两种颜色的荧光。 (4)过程和过程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诱导细胞分化所用的植物激素主要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5)“番茄马铃薯”体细胞有 mn 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均为单倍体。 答案(1)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形成了新的细胞壁(3)聚乙二醇(或 3融合的细胞表面既有红色荧光又有绿色荧光(4)脱分化和再分化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5)2(mn)单倍体4.(2016广东七校联合体联考)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 8、养物质按其种类、数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但通常在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适量的_等天然成分。 (5)重组细胞培养至一定阶段还可通过_的方法,从而最终一次获得多个转基因猪。 最后这个过程现阶段必须通过胚胎移植才能实现,其实质是_。 答案(1)限制酶 同种(2) 显微注射法(3)(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电脉冲(或电激 )(4) 血清(或血浆 )(5)胚胎分割、胚胎移植 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1.(2016河南郑州模拟) 红豆杉又名紫杉,可从其树皮中分离出高抗癌活性的紫杉醇。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有关紫杉醇抗肿瘤实验的研究流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酶 X 是_ 酶,其主要作用 10、变量是有无紫杉醇,加入紫杉醇的甲组为实验组,则乙组应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2)细胞的接触抑制是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此时,在瓶壁上形成的是单层细胞。 (3)定期更换培养液可以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4)若紫杉醇有抗肿瘤作用,则实验结果应是甲组肿瘤细胞的数目少于乙组。 (5)为了解决紫杉醇的药源问题,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离体的红豆杉细胞经过脱分化培养成愈伤组织,从中提取紫杉醇,进行加工生产。 答案(1)胰蛋白 使肿瘤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作为对照(2)细胞的接触抑制单层(3)定期更换培养液(4) 肿瘤细胞的数目少于乙 11、组(5)植物组织培养2.(2016潍坊期末) 鼠源单克隆抗体用于疾病的治疗时,易发生不良反应,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 实现了对鼠源单克隆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不良反应小、效果更好的单克隆抗体。 请回答:(1)鼠源单克隆抗体是将经过免疫的小鼠_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然后筛选出_的杂交瘤细胞,并通过体内或体外培养生产的抗体。 (2)动物细胞融合常用_诱导,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 在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加入_等天然成分,将其置于95%空气加 5%气体环境中, 的作用是_。 (3)基因拼接用到的工具有_和_。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_。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