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通用版)热点突破提升练1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 v t 图象可知 ,在 02.5 s 内,物体沿正方向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在 2.5 s 时速度减为零;在 s 内,物体沿负方向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始终沿负方向,故 A、B 、C 错误;在 0 4 s 内,速度变化量 v(35) m/s8 m/s,故D 正确【答案】2016鹰潭模拟 )如图 2 为某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图象,图线为一条抛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2A在 10 s 末,质点的速率最大B在 110 s 内,质点所受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C在 8 s 末和 12 s 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在 0 6、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确,B 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纵轴的截距表示初速度 ,所以初速度大小为 0.5 m/s,加速度大小为 0.5 m/ C、D 正确【答案】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 t0 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位移 x(m)随时间 t(s)变化规律为:汽车为 x10t t2(m),自行14车为 x6t(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做什么运动C开始经过路标后较短时间内自行车在前,汽车在后D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 96 m【解析】根据两者位移 x 随时间 t 变化规律表达式可知,汽车做初速度为 8、)A小球在第 3 s 内的下落高度为 25 球在前 3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30 m/球在第 1 s 内、第 2 s 内、第 3 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135D小球在前 1 s 内、前 2 s 内、前 3 s 内的位移之比是 135【解析】小球在第 3 s 内的下落高度等于前 3 s 下落的高度减去前 2 s 下落的高度,即 h 25 m,A 正确;3 s 末的速度 vt30 m/s,前12 23 12 23 s 的平均速度 v 15 m/s,B 错误;由 v计算可知,小球在第 1 s 内、 s 内、第 3 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135,C 正确;由 h 前 1 s 内、12前 2 s 内 10、小为 a 乙 m/s2,a 甲 a 乙 ,故 3错误;在第 30 s 末,甲的位移为 x 甲 (20 10 2020) m400 m,乙的位12移为 x 乙 3020 m300 m,所以甲乙两车相距 x(400 30050) 12m50 m,故 C 正确;刚开始乙在甲的前面 50 m 处,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甲可以追上乙,然后甲在乙的前面,到 30 s 末,甲停止运动,甲在乙的前面 50 m 处,此时乙以 20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所以再经过 2.5 s 乙追上甲,故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故 D 正确【答案】选择题10斜面长度为 4 m,一个尺寸可以忽略 12、16深圳模拟 )某教练员选拔短跑运动员,要对运动员进行测试对某运动员测试,在启跑后 2 s 内通过的距离为 10 m(视为匀加速过程)该运动员的最大速度为 10 m/s,持续时间不超过 10 s之后,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1 m/速直线运动及匀减速直线运动阶段(1)求该运动员启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2)求该运动员 100 m 赛的最好成绩【解析】(1)根据题意,在启动后的 2 s 内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 a,前 2 s 内通过的位移为 运动学规律可得:x 1 0又 s ,x 110 m,代入解得:a5 m/s 2.(2)要运动成绩最好,假设运动员先匀加速运动 14、/s、v 225 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 2 m 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只是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 s160 m 才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速度 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 s 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加速度大小 .5 m/s 2 匀加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会不会相撞。 【解析】(1)轿车经过 s160 m 的过程,由 v 2a 1 m/s 2设经过时间 车的速度相等,则 v1a 1t1v 2得 3 7.5 s2v 25 m,因 s1s 222.5 ms 0,所以两车会相撞(2)设经过时间 t,两车的速度相等 ,则v1a 1tv 2a 2(t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