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一轮AB卷 专题(5)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思想文明(含答案)内容摘要:
3、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人民主权最主要体现在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最主要的程序活动是辩论,这就要求参政公民必须具有较高的演说能力,故 A 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无法在政治家和演说家之间建立必然联系。 答案2013课标全国,32)公元前 340 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 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 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 ”这打动了陪审团。 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材料信息看,由于辩护人充满感情的辩护打动了陪审团,陪审团法庭经投票宣判该女子无罪。 这说明了司法程序的民主性,据此可知 A 项符合题 4、意。 B 项与史实不符;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信息体现了雅典审判程序严格,排除 D 项。 答案2016课标全国,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 “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从来没有消失” ,与 A 项在史实和逻辑上一致,故选 A。 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源头,但不可能“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排除 B;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专制,与“民主制度”无关,排除 C;罗马法只是对欧洲法律产生了影响,并没有影响欧洲历史发展的方向,排除 D。 答案 5、2015课标全国,32)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代罗马法具有公平、公正、正义的特点。 古罗马正义女神双眼蒙布寓意是要求古代罗马法官审案要重视证据及事实真相,不能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故选 C 项。 法官审案的依据原则是法律,而非道德良知,A 项错误。 听取证人证言仅是法官审案的程序之一,非原则依据,B 项错误。 民众意愿并非全都公平、公正,法官审案不能盲从民众意愿,D 项错误。 答案2014课标全国,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 6、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 可见当时()最新海量高中、惯法时期,贵族随意曲解法律,导致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是十二铜表法的制定,题干信息就是这种背景的体现,故 B 项符合题意;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贵族在制定法律时一直占主导地位,A 项排除;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是 十二铜表法得以制定的主要因素,C 项排除;平民与贵族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的政治诉求不可能趋向一致,D 项排除。 故答案为 B 项。 答案2016课标全国,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 8、数人意志的“陶片放逐法”将功臣地米斯托克利放逐的现象。 这反映了直接民主下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 A 项表述正确;“陶片放逐法”主要针对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排除 B 项;题目中未涉及“雅典的派系纷争”和“城邦内部混乱” ,排除 C、D 项。 答案2015福建文综,19) 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 材料反映的是()希腊地理环境多海岛、山岭纵横、土地贫瘠、自然资源匮乏,但是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明 10、题干,亚里士多德有三层意思:一是个人或者某个特定团体势力的增长过快,有可能危及民主政治;二是陶片放逐法可防止寡头政治;三是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来防止类似问题重现;依据“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 ,可知他认为确保民主政治良性运转应该及早谋划,故选 B 项;A、C、D 三项表述均不能全面、准确体现出题意,故排除。 答案2014山东文综,21)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 这旨在强调( )材料中“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一核心语句,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重点是体现公民的平等,故答案为 A 项。 答案 11、2014福建文综,18)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 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题意,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均不能擅自决定政务大事,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监督之下,可知古代雅典从制度上防止了专制以维护雅典民主,故 D 项符合题意。 A 项材料无体现;B 项错误,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理案件的是陪审法庭;材料主要反映公职人员要受到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督察监视,并未反映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机构之间相互制衡,故 C 项错误。 故答案为 D 项。 答案2014 12、重庆文综,10) “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 ”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 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据题干材料“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即在平民和贵族之间取得平衡,限制土地数量是为了照顾平民利益,没有剥夺贵族的土地是在维护贵族部分特权,D 项正确。 A 项只是反映一个阶级,不符合题目中的“两个阶级”。 “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不符合“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 ,B 项错误。 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制,按照财产重新划分等级来代替血缘等级,C 项错误。 故答案为 D 项。 答案2013安徽文综,19)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 “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 这表明()最新海量高中、不同见解者”解析题干材料中的规定明显限制了人们的宗教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而这种情况发生在雅典民主政治最发达的伯利克里时代,说明当时的雅典民主制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故 C 项正确。 A 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B 项曲解了材料的主旨意图。 D 项本身表述错误,题干法律反对的是和神明持不同见解者,并不是同伯利克里持不同见解的人。 答案2014安徽文综,36) (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2017版高考一轮AB卷 专题(5)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思想文明(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