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一轮AB卷 专题(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内容摘要:

2、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对外国商品具有一定的抵制力,从而导致了英国棉布在中国的滞销,成为了“无用的”的商品,成为中国生丝的包装布,故选 D 项。 材料并未体现A、B、C 三项。 答案2014课标全国,28)据研究,1853 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士,而中国是 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最新海量高中、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料显示“1853 年” ,中国对英国的棉纱、棉布消费量很低。 结合史实,此时处于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布的 3、滞销是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故答案为 D 项。 答案2012课标全国,30) 1895 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 这反映出张謇()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末创办实业的影响。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张謇是晚清状元,毅然挂冠经营、兴办实业,这一行为冲破了传统的“商业为末”观念,因此 A 项符合题意。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族工商业竞争” ,排除 B 项;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故 C 项与史实不符;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2013课 5、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解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人口政策、经济措施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从积极、消极两方面综合分析。 答案(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7.(2016课标全国,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 7、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8.(2016课标全国,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 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 “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 这反映了此时期()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并不是为了促进民族工业发展,故 A 项 9、,故选择 D 项。 A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利用国人的爱国热情推销国货在此之前就有,不是新的营销方式。 中国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故B、C 项错误。 答案2016江苏单科,7)1884 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 ”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干要说明中国传统经济伴随洋货冲击而解体,故 B 项正确;A 项仅属表面现象,而非实质,排除;材料中“殆不啻十之五”说明“部分”开始使用,并不是“抵制” ,故 C 11、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 D。 答案2015四川文综,4)1893 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 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 一闻海国图志 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 ”这主要反映了()理衙门除主要负责外交事务外,也是洋务运动的领导机构。 材料表明总理衙门大臣对外交事务浅尝辄止,任其自然,没有全力以赴,并且对介绍西方世界的海国图志 瀛寰志略两部书不了解,说明洋务运动在推行过程中专业人才匮乏,故 D 项正确。 A 项中“中外交涉” 、B 项“顽固派的抵制” 、C 项“立宪思想”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中教学资料尽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