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一轮AB卷 专题(10)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含答案)内容摘要:

2、2013课标全国,29)1877 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 这反映了清政府()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事馆的设立是近代外交的产物。 清政府在国外多处设领事馆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转变,故 C 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材料均无法说明。 答案2013课标全国,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最新海量高中、戌政变戊戌变法中法战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解析洋务运动在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促进了晚清时期的现代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促进了中国政治上的现代 3、化,故B 项符合题意。 戊戌政变和义和团运动是反现代化的活动,A 、D 两项错误;C 项是晚清时期中国屈辱历史的体现,不符合题意。 答案2012课标全国,41) 见专题十综合研判思路1840 年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2016江苏单科,6)有学者认为, 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 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贫富”思想 礼记 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 ”思想解析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体现了以平均地产为核心的平均主义思想,故 A 项不符合题意;“拜上帝教”创立 6、机构。 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 ”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北京条约内容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结合题干中的描述,此时洋人已经取得了到中国内地自由传教的特权,并且西方列强公使已经进驻北京,联系教材知识,这是天津条约内容,后来在北京条约中被清政府承认继续有效,故选 B 项;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均没有以上的内容,故排除 A、C、D 三项。 答案2015山东文综,17) 下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表反映了 1 8、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 ”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干所给材料中“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表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官吏贪暴腐败,故 D 项正确。 A、B、C 项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排除。 答案2014江苏单科,5)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材料中的“厦门、宁波、上海、香港”等判断该谕旨与南京条约有关,颁发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A 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谕旨颁布于南京条约签订之前,C 项错误;由材最新海量高中、初 11、;B、C 两项与题干信息不符。 答案2012北京文综,15)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惠国待遇”约”京条约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并未完全打开中国的市场,列强认为是获得的权益不够,因此对中国提出了“修约”的要求,故 B 项正确。 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 ,且清政府基本遵守了条约的规定,故 A、C 两项不正确。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时总理衙门尚未成立,故 D 项错误。 答案2015天津文综,13) (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 12、4 年,清廷官 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 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 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方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 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材料二 1901 年,虽经李 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 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 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 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