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下册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1内容摘要:
(b)图中,两个力不符合“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条件,不是平衡力;在 (c)图中, F1和 F2完全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在 (d)图中,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在 (e)图中,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不是平衡力。 所以只有 (c)图中的物体能处于静止状态。 学完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将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与牛顿第一定律对比,并对二力平衡作一个简要的小 结:从理论上讲,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是: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实际见到的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是由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在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推理或判断: 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力平衡 符合二力平衡条件 即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已知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分析确定二力的大小、方向关系;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又可以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 可列举一些实例让学生分析。 如:空中飘落的雪花,如果它受到的重 力和阻力相等,此时雪花怎样运动。 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要保持匀速,发动机的牵引力和阻力应满足什么关系。 怎样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 为什么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为什么要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非平衡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关于物体受非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学生在活动 1的实验中已有所感受,但由于该实验中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较快,学生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过程,缺乏直观的认识,为此教材安排了“活动 3”。 活动 3共有三个实验,最好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示意图,明确各物体受到哪些力。 是否为平衡力。 然后进行实验。 实验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个实验:在保证小车做加速运动的前提下,小车的质量要大一些,钩码的质量小一些,这样小车加速缓慢,便于观察; 第二个实验:斜面不要做得太高,以能观察到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最后停下为宜; 第三个实验:可用橡皮代替小球,既安全又方便,提醒学生从侧面水平观察,学生实验后,教师可用喷出的水流来演示斜抛物体运动的路径。 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交流,让学生列举观察到的现象,如小车由静变动, 速度越来越大等,教师把学生列举的现象板书在黑板上,然后结合板书用大括号总结:物体由静变动,由动变静,由慢变快,由快变慢,都是速度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物体做曲线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当物体运动速度发生变化,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时,不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统称为“运动状态改。粤沪版八年级下册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1
相关推荐
运动状态,这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 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二力平衡的条件,并建议同学们用实验去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对于提供的实验器材感到不能满足的,还可提出实验设计方案。 ) [学生实验 ]: 用两把弹簧秤拉扯桌上的塑料片,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片保持静止不动。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 导。 请学生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实验过程,并归纳小结塑料片静止必须满足的条件。 [电脑演示 ]:
4、 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它反映出( )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经济重心呈现向日本、亚洲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世界贸易份额比例的变化,无法反映世界贸易秩序是否稳定,故 A 项表述不确切;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是美国,但美国的贸易量所占份额基本不变,排除 B 项
,一部分体积浸没在水中,另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这种状态称为“漂浮”; ( 3)若将铁块放入水中,铁块将会向下运动,这种状态称为“下沉”,铁 块最后会下沉到容器底部; ( 4)将灌满水的小气球( 小气球内要尽可能灌满水,不留空气,必要时还要在口处绑一些细铁丝,否则不易浸没在水中)扎紧口,轻轻 放入水中, 小气球 会停留在水中任何深度处,这种状态称为“悬浮”。 还可以让学生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实例
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观察、比较小车的运动情况。 怎样减小摩擦呢。 猜想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尝试性的解释,推测实验结果,指示探究方向。 该实验如何设计,学生感到比较困难。 通过对小车运动的分析,引导学生寻求探究的思路。 从 “不受摩擦力 ”到“减小摩擦力 ”是一个较大的思维转折,其中渗透了 “理想实 验 ”的 思想。 在此,学生并不一定真正理解,当实验 结
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约为( ) ( 8)一列队伍长 50米,行进速度 ,经过一座 100m的涵洞,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总共需要( ) A 60s B 40s C 50s D 80s ( 9)某自动扶梯用 20s 可将站立于梯上的人送上楼,扶梯不动时走上去要 30s,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时间( ) A、 50s B、 10s C、 12s D、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课堂巩固: 已知小明家距离学校 600m 远,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用了 200s,求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 已知: 求: 解: 答: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5s 内通过 25m 的路程,那么它 3s 内通过的路程是( ) 一辆行使速度为75 km/ h 的汽车与一列行使速度为28 m/ s 的火车,到底谁更快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