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内容摘要:
和阻力是杠杆受到的力,是其他物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不要把杠杠作用给别的物体的力误认为是杠杆受到的力。 ③无论是动力臂还是阻力臂,都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为了加深对力臂的理解,可让学 生做下面的实验,如图 619所示。 沿 a、 b两个 不同方向用力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平衡。 观察两次的拉力是否相同,想想为什么。 明确了动力、阻力、力臂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分析表中收集的实验数据,找出 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可得出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F1 L1= F2 L2或1221 LLFF。 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用较小的力可以撬起大石头。 为什 么跷跷板上大人也会被小孩跷起来。 “ 例题 ”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习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问题,二是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 跷跷板的奥秘。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解题的格式,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关于“ 讨论 ”中涉及的两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省力”指的是 F1< F2,“ 费力”指的是 F1> F2,再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F2 L2让学生讨论得出:当 L1> L2时, F1< F2, 为 省力杠杆;当 L1< L2时, F1> F2,为费力杠杆; 当 L1= L2时, F1= F2,为等臂杠杆, 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在“活动 1 生活中的杠杆”中,教材展示了学生熟悉的 6 幅图,指出生活中有许多不同形式的杠杆。 通过活动,要让学生认识到它们实质上都属于杠杆,并让学生指出各个杠杆支点的位置、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的位置。 在确定杠杆的支点时,可以设想让杠杆转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便可确定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 支点。 画力臂是教学的难点 ,要让学生明确: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画力臂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支点,( 2)画力的作用线(过 F F2的直线), (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足在力的 作用线上,( 4)标出力臂。 可简记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四标力臂。 ” 除了画教材上所给的几个杠杆的支点和力臂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类器具,让学生巩固力臂的画法 ,多做几个练习,进一步理解力臂的含义。 图620可供参考。 [来源 :学科网 ZXXK] 人体内许多地方的骨骼、关节也构成杠杆,学生对此感到很好奇。 教师可 以联系生物课、体育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学科渗透,再结合一些具体的动作(例如举、拿、 抬、踢等)来体会这些杠杆是如何工作的。 “机械手”体现了简单机械与高新技术的结合,最好配合 幻灯片或多媒体。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
相关推荐
画出这个力示意图和它的力臂。 )作出动力最小值的图示。 引导学生通过确定支点,确定动 力作用点,确定动力作用的方向而求得。 这是对杠杆知识的深化和拓宽。 在我有限的启发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研究和类比迁移,综合出了这类杠杆的特点和规律。 这种从特殊到一 般的研究方法,既是使学生回忆、理解杠杆的知识,又使学生懂得了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方法。 三、灵活多变、设置高潮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课堂巩固: 已知小明家距离学校 600m 远,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用了 200s,求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 已知: 求: 解: 答: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5s 内通过 25m 的路程,那么它 3s 内通过的路程是( ) 一辆行使速度为75 km/ h 的汽车与一列行使速度为28 m/ s 的火车,到底谁更快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
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约为( ) ( 8)一列队伍长 50米,行进速度 ,经过一座 100m的涵洞,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总共需要( ) A 60s B 40s C 50s D 80s ( 9)某自动扶梯用 20s 可将站立于梯上的人送上楼,扶梯不动时走上去要 30s,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时间( ) A、 50s B、 10s C、 12s D、
3、符,均排除。 材料中“一切丧权辱国条约”体现国民政府对国家利益的出卖,故D 项正确。 答案2016江苏单科,12) 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 16 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这次国际会议是()6 届联合国大会解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该国际会议与和平解决越南问题有关。 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 年,中、美、英、法
3、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料描述的仅是个别现象,并不是妇女的普遍选择,故 A 项错误;男女平等思想在近代并没有深入人心,故 B 项错误;材料信息“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体现了政府的态度是限制该行为
( 2)大小: ( 3)方向: 注意: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受到拉力大小无关,与接触面大小无关。 [来源 :Zx x m] 只有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根据两力平衡) 在水平情况下,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b.滚动摩擦力:( 1)概念 ( 2)滚动摩擦力大小远小于相同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故可 用滚动摩擦力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