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一轮AB卷 专题(2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内容摘要:
3、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料描述的仅是个别现象,并不是妇女的普遍选择,故 A 项错误;男女平等思想在近代并没有深入人心,故 B 项错误;材料信息“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体现了政府的态度是限制该行为,说明当时女性的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法治精神,故 D 项错误。 答案2015北京文综,16)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 ,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 5、:反映的是1958 年的“大跃进”运动,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样板戏,反映的是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反映的是1997 年香港回归,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故应为,故选 C 项。 答案2014安徽文综,13) 1912 年 4 月 22 日申报 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和“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表明了申报作为大众传媒对社会时尚的理性看待,D 项正确。 A 项说法过于片面,B 项错在“普遍” 9、识回答问题材料二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癸卯学制1904 年颁布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 年颁布取消读经讲经课壬戊学制1915 年开始酝酿,1922 年颁布修身课改为公民课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2)材料二中“ 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 经学在明清时期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 (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 )解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 10、知识,从程朱理学是当时儒学的主流、宋明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角度阐述。 第(3)问,注意三个学制的时间,即 1904 年、19121913年、19151922 年,结合材料直接概括社会教育的变迁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中课程设置的变化进行阐述。 答案(2)儒家。 宋明时期理学有了新发展, “存天理、灭人欲” ,有利于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 朱熹做四书章句集成 ,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变迁:近代教育的发展。 思想解放,民权意识觉醒。 教学课程的设置中传统经济学地位逐渐下降并取消,改为能体现民权意识的公民课。 10.(2014天津文综,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 12、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 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 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 世界服饰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洪20 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 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 (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可概括出答案;第二小问,从奢侈生活风气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来分析即可。 第(2)问,第一小。2017版高考一轮AB卷 专题(2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