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一轮AB卷 专题(2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内容摘要:
2、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 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解析第(1)问,从国家发展、民族政策、疆域活动等方面组织答案。 第(2)问,“功”从国家统治、民族融合等方面回答;“过”需结合材料“大肆杀掠” ,从个人品质角度分析。 答案(1)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2)维护唐朝的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 4、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 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他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 ,提倡“文必切于日用” “笔墨之外有主张” ,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得出其作品注重体现个性;根据“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得出其作品多种形式的结合。 根据材料中他的画竹题诗“一枝一叶总关情”得出其画作具有文人画的特点,注重借物抒情,注重意境的表达。 根据材料中“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说明其 6、宋竞相争取的对象。 1220 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 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 ”成吉思汗深为认同, “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 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 ”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 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 据元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 7、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 解析第(1)问,紧扣材料信息,从成吉思汗的统治要求、丘处机的个人性格与行为角度分析归纳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 第(2)问,从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后世深远影响等角度归纳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 答案(1)成吉思汗需要为庞大的统治区域寻求治理方法;丘处机学识广博;善于选择劝谏的方式与时机。 (2)使蒙古最高统治者较为深入地接触到中原的思想文化;为后来元朝的统治起了一定作用;留下了关于当时西域地区重要的文献记录。 4.(2014课标全国,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 苏轼称:“自建隆(北宋 9、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皇帝鼓励官员议政” , “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及包拯“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等信息概括原因。 第(2)问,结合材料“话本、杂剧到小说”等题材作品的流传,百姓的政治需求、文化传播、儒家思想影响等角度分析“包青天”为后世传颂的原因。 答案(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 (2)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 “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 5.(2014课标全国,48)阅读材料 11、宜。 9 月 4 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挠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 6 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颁布了变法诏书” “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 6 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总理逐出总理衙门”等并结合所学归纳概括。 第(2)问,从两个角度作答,一方面是光绪帝作为皇帝积极推行变法,并与顽固派进行了抗争;另一方面是光绪帝没有实权,无力保证变法的实行。 答案(1)重视和采纳维新派的改革 13、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 ,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 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 他所说的“义” ,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 ,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 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最大限度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归纳、概括以及辩证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问,结合韩愈生活的时代,提炼材料中“皇帝崇 14、信佛教” “士大夫热衷于” “骈体文”等相关信息分析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 第(2)问,提炼材料中“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 “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等相关信息说明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用。 答案(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 (2)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家与亚洲觉醒的先驱7.(2016课标全国,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 1916 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 16、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 解析在必修教材新文化运动就涉及到蔡元培,从而减少了考生的陌生感,降低试题难度。 第(1)问,答原因只需从材料概括即可。 要抓住关键词“留学期间” “校长独揽大权”。 第(2)问,答特点和贡献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再结合第一问组织答案即可,尤其要放在新文化运动这一大背景下思考。 答案(1)北大原有管理体制存在严重弊端;蔡元培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善于借鉴国外教育管理经验。 (2)特点:成立相应管理机构,权力下移;教授治校;兼容并包。 贡献:力倡并推行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8.(2015课标全国,4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 世纪 70 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2017版高考一轮AB卷 专题(2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
相关推荐
3、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这一制度的实行()一五”计划是新中国初期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显然是服务于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项、D 项不符合当时实际;故答案为 B 项。 答案2014课标全国,31)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
问题让学生思考) 师: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 ,像怎样变化。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生:当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时,像越小 师:像的大 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 生:„„ (这些问题 ,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或正确 ,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个感性认识 ,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基础,并与生活中的错误概念加以区别,强化新概念的建立。 ) 师:
3、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来形容“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 ,说明郎之万意识到爱因斯坦的移民将导致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故 C 项正确。 郎之万的评价没有涉及对纳粹德国的谴责和战争威胁,故 A、B 项错误;郎之万评价的是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并不是 “科学家全球流动” ,故 D 项错误。 答案2015福建文综,22)16、17 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
差异就叫测量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 小。 (2) 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分组实验:练习使用刻度尺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增大/不变/减小 ). 8.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 3211所示,平面镜 M放在平板上,E、 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 ON转动。 ( 1)如图甲,当 E、 F在同一平面上时。 让入射光线 AO沿纸板 E射向镜面,在 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 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 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若将 AO向
界多姿多彩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欲望。 从对物理学的巨大作用入手,增强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爱物理。 【教学理念】: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多姿多彩的物理现象,并能解 释有关现象。 2、 知道物理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物理学发展史的了解,感受物理、亲近物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物理学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体会到物理学对人类进步的卓著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