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册12测量长度和时间1内容摘要:
差异就叫测量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 小。 (2) 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分组实验:练习使用刻度尺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高学生长度估测的准确度。 a、课本的长和宽 b、 测出身体上某些部位的尺寸(如身高;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c、 先用眼睛估测课桌的高度,再用你身体上的“尺”粗量,最后用刻度尺测定,看看这三个结果之间相差多少 [来源 :学 ,科 ,网 ] 二、认识直方图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看懂直方图,了解怎样从直方图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 对照表格观察直方图(学生观察,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和辅助) [来源 : x .k .Co m] 观察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a、 这个班学生身高较多集中在 ___cm至 ___cm范围内。 b、 身高在 159— 170cm之间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百分率为 ____ 三、测量时间 时间单位 师: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 在古代,人们用沙漏等器具来计时。 16 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让学生看课本 121 了解几种计时工具。 (1)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s)。 (2) 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 (h)、分 (min)、秒 (s)、毫秒( ms)、微秒(μ s)、纳秒( ns) 时间单位的换算 3 、停表的使用 学生分组实验 练习使用停表,并测量脉搏 1min跳动的次数。 *四、间接测量 (1)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粤沪版八年级上册12测量长度和时间1
相关推荐
2、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 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解析第(1)问,从国家发展、民族政策、疆域活动等方面组织答案。 第(2)问,“功”从国家统治、民族融合等方面回答
3、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这一制度的实行()一五”计划是新中国初期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显然是服务于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项、D 项不符合当时实际;故答案为 B 项。 答案2014课标全国,31)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
问题让学生思考) 师: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 ,像怎样变化。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生:当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时,像越小 师:像的大 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 生:„„ (这些问题 ,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或正确 ,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个感性认识 ,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基础,并与生活中的错误概念加以区别,强化新概念的建立。 ) 师:
(增大/不变/减小 ). 8.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 3211所示,平面镜 M放在平板上,E、 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 ON转动。 ( 1)如图甲,当 E、 F在同一平面上时。 让入射光线 AO沿纸板 E射向镜面,在 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 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 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若将 AO向
界多姿多彩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欲望。 从对物理学的巨大作用入手,增强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爱物理。 【教学理念】: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多姿多彩的物理现象,并能解 释有关现象。 2、 知道物理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物理学发展史的了解,感受物理、亲近物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物理学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体会到物理学对人类进步的卓著功勋
要做的几个实验,虽然我们今天还不能揭开它们的谜底,但可以告诉我们,物理学研究的现象是十分有趣的。 (展示一些简单而又效果明显的实验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实验一 :学生实验 请同学们将一长纸条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钢笔帽立在纸条的一端。 你能不能把纸条从笔帽底下抽出来,但要保证笔帽立在原地不动。 (有的同学慢慢地拉动纸条,笔帽倒了或是笔帽跟着纸条走。 )教师演示:快速抽动纸条笔帽立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