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册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内容摘要:

(增大/不变/减小 ). 8.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 3211所示,平面镜 M放在平板上,E、 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 ON转动。 ( 1)如图甲,当 E、 F在同一平面上时。 让入射光线 AO沿纸板 E射向镜面,在 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 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 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若将 AO向 ON靠近,则 OB (选填 “ 靠近 ” 或 “ 远离 ” ) ON。 ( 2)如图乙,以法线 ON为轴线,把纸板 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课堂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能够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辨别出光的反射现象;能够辨别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辩证地认识两种反射给我们的生活来的便利后危害;本节的重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光的反 射定律,该定律可简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作图是本节的难点,请同学们课下做些练习,对后续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图 328 图 329 图 3210 图 3211 课时作业卷 课后归纳 1.法线的作用和意义: 法线是人们为研究反射现象时引入的一条位置参考线,并不真实存在,所以在光路图中用虚线表示。 在几何上, 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 或 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的对称轴。 2.正确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1) 定律的叙述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两角大小 的变化是对应的,入射 角增大(减小)时,反射角也随之增大(减小);入射角为 0时,反射角也是 0,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线重合。 ( 3) 对于光的反射规律,不但要知道内容,而且要掌握探究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同时还要注意在实验时应多次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 ,以增加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 1)镜面反射不只是发生在镜子表面。 平静的水 面 、抛光的金属 面 、光滑的黑板和家具 面 都可以 视为镜面。 发生漫反射时,每一条光线仍然遵守反射定律。 经典例题 例题 1 画出图 3212 中 入射光线 AO的反 射光线 . 图 3212 解析: 首先过 O 点作出反射面的垂线,即法线,然后根据 反射光线和 入 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 标出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的 箭头 、( 2)法线要画虚线、( 3)画图时可以不用量角器,但反射和入射光线相对法线要基本对称。 答案 :如图 3213所示 例题 2 小明同学用如图 3214 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写出两条 ) ① ; ②。 解析 : 光的传播路径我们看不见,可通过一些方法看到,如通过水雾、烟雾等,本题中 能利用光屏表面的漫反射来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由于 光屏 可折转 , 因此能够方便的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答案 : 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图 3214 图 3213 图 3212 例题 3如图 3213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反射。 解析 :由于玻璃表面比较光滑,玻璃外墙能对射向 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