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十 名句名篇含解析内容摘要:
3、3.(2016新课标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 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识记 A。 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 三道小题出自两篇古文、一首古诗,其中前一题出自于初中课文,后两题出自高中课文。 在答题过程中根据句子提示,回忆文章内容,注意一些重点字的写法,如:呕 4、哑嘲哳、窈窕。 答案(1)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2)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4.(2015新课标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在离骚 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 ”(2)王维使至塞上 中“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 (大江东去) 中“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 6、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屈原在离骚 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 (2)李白蜀道难 中“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 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题目并不是单纯地给出上(下)半句,写另外半句。 而是给定语境,确定正确的诗句,相比以往加大了难度。 其中(2)“猿猱” “攀援”两词较难写。 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7.(2014新课标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8、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 (2)杜甫登岳阳楼 颔联“_,_” ,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3)李煜虞美人 词中“_。 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识记 A。 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 分别出自于先秦时期的庄子逍遥游 、唐代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以及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 三道小题分别出自古文、古诗以及词,其中前两句出自高中课文,而第三句在初中阶段便有所涉及。 在答题过程中根据句子提示,回忆文章内容,注意一些重点字的写法,如:抟、扶摇 10、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或: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0.(2015重庆卷)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_”。 (2)杜牧阿房宫赋 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_,_”。 (3)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_,_,_”。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憩”字易错。 (2)根据提示推断,“渭水、樊川”为“二川” , “水流平缓”对应“溶溶”。 “溶溶”易错。 (3)“嘉” “胥” “仓皇”易错。 答案(1)策扶老以流憩 (2) 二川溶溶流 12、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1)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上下句式名句名篇默写A 卷全国卷12.(2013新课标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足蒸暑土气,_,_,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檐牙高啄;_,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苏轼赤壁赋)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 级。 默写不但考查考生记忆的准确性,也考查其书写的准确性。 因此要特别注意那些易错字,如“灼” “缦” “缪”。 另外,从新课标卷的名句考查看,选取的句子并非都是那些平时老师强调最多的句子,只要考纲要求默写的内容,均在命题考查之列。 答案(1)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2) 廊腰缦。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十 名句名篇含解析
相关推荐
太阳能直接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 自然界中植物借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成自身的化学能的效率很低,约为千分之几。 为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已经推出了一种使用人工“能量栽培场”的方法,即利用某些藻类催其生长,而将太阳能转换成藻类的储存热能用作燃料(通过处理可制成木炭、煤气、焦油、甲烷等)。 二、核能 原子核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称为核能。 它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利用,藏量丰富的能源。
镓电池和砷化镓 砷化铅电池等。 我国成功地首次将光电池应用于我国卫星工程上,通过卫星空间多年运行的考验,这一太阳能电池电源系统性能良好,保证了卫星的可*工作。 ( 3)太阳能直接转换成化学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 自然界中植物借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成自身的化学能的效率很低,约为千分之几。 为 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已经推出了一种使用人工 “能量栽培场 ”的方法
3、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解析A 项,句式杂糅。 “东方红一号”是前一句的主语,但不能做后一句的主语,可改为“自从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分残缺, “取消”后面缺少必要的宾语成分。 D 项,搭配不当,前面说的是“抗灾能力的强弱” ,后面说的是一个方面“经济实力的雄厚”
3、建一个焦炭厂。 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 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 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 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
3、齐心协力、维护和平。 3.(2013新课标全国卷)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 ”,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70 个字。 (5 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 该标志比较简单,由三个部分构成,黑色的圆,还有就是白色的手掌和水滴。 可从圆形、手掌托着水滴入手分析,关键是要和“节水”联系在一起。 答案图标由水滴
3、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 ,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题考查语言连贯和选用句式的能力。 根据陈述一致的原则,横线上应陈述的是“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 ,也就是选项中的“这些兴奋性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