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内容摘要:
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使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煤油上升的温度较高;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更长一些,水吸收的热量更多一些。 水的吸热本领比煤油的大。 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接着拿同样多的水 400 克,甲杯加热到 100℃,乙杯加热到 80℃,观察加热的时间是否相同; 取 400 克的水和煤油分别加到烧杯中,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它们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并随时记录好数据。 在对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 比热容 ①引入目的 ②定义 ③单位 引入目的:为了表示不同种类的物质在质量和温度变化量相同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的性质而引入的。 启发类比:(先研究一个社会问题:人的饭量) 某班有 30 位女生 30 天吃了粮食 720斤, 20 位男生 20 天吃粮食 400 斤,问谁的饭量大。 应该取相同的条件进行比较,质量取单位质量( 1kg),温度变化量取 1K( 1℃),比较起来较方便,由此得出比热容的定义。 比热容( 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K(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通过类比饭量的单位给予说明,比热容的单位是复合而成的;然后提出其国际单位是 J/(kg K), 常用单位 J/(kg℃ ),分别读做焦耳每千克开,焦耳每千克摄氏度,并且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相等的。 1 J/(kg℃ )=1 J/(kg K) 教师提出问题: ①一杯水和一桶水的比热容谁大。 思考为什么要引入。 思考如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
相关推荐
2、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 9 月 25 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 40 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 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
”,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入手,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作与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信息,学会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炎热夏天的傍晚,有两个 小胖子在海边游玩,为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
部结构,弄清它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然后填入课本第 103页方框中 二、学习使用电磁继电器 教师:电磁继电器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控制开关,电磁继电器使用时要连接的电路包括两部分:控制电磁铁的电路和被控制的工作电路。 按课本第 103 页连接电源、开关、和小灯泡。 闭合工作电路开关。 让学生尝试说明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 阅读课本第 103 页“活动 2” 观察控制电路的开关断开和闭合时 L L2
2 (雅安)小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 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 16 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 A处和 B 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16 甲所示。 (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 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 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
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 G( 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 h( m) (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 1 是用 (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实验 2是用 (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 2)请将表中空白处填 上恰当的数据。 (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 3)通过实验 1 和实验 2 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越重
2、疏狂当治。 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 已,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 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 时束入谏垣 未半岁也。 逾年,俺答 薄都城。 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束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 后同邑沈练劾嵩,嵩疑与束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 徐阶劝,得免。 迨嵩去位,束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