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内容摘要:

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使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煤油上升的温度较高;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更长一些,水吸收的热量更多一些。 水的吸热本领比煤油的大。 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接着拿同样多的水 400 克,甲杯加热到 100℃,乙杯加热到 80℃,观察加热的时间是否相同; 取 400 克的水和煤油分别加到烧杯中,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它们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并随时记录好数据。 在对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 比热容 ①引入目的 ②定义 ③单位 引入目的:为了表示不同种类的物质在质量和温度变化量相同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的性质而引入的。 启发类比:(先研究一个社会问题:人的饭量) 某班有 30 位女生 30 天吃了粮食 720斤, 20 位男生 20 天吃粮食 400 斤,问谁的饭量大。 应该取相同的条件进行比较,质量取单位质量( 1kg),温度变化量取 1K( 1℃),比较起来较方便,由此得出比热容的定义。 比热容( 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K(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通过类比饭量的单位给予说明,比热容的单位是复合而成的;然后提出其国际单位是 J/(kg K), 常用单位 J/(kg℃ ),分别读做焦耳每千克开,焦耳每千克摄氏度,并且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相等的。 1 J/(kg℃ )=1 J/(kg K) 教师提出问题: ①一杯水和一桶水的比热容谁大。 思考为什么要引入。 思考如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