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21怎样认识电阻2内容摘要:
它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其中他不可能完成的是( )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 系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因为实验器材只有一根金属丝,这样只能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与温度的关系,而无法探究电阻与导体材料之间的关系。 【 答案 】 C 2. 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判断 精析: 阻值的变化总要针对具体的接线来判断。 具体方法是先确定是哪一部分电阻线接入电路,再看滑片沿某方向移动时该部分长度的变化,最后依长度变化确定阻值的变化,即长度增加,电阻变大,反之变小。 在使用滑动变阻器时:①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不能使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超过允许通过的最 大电流值,否则会烧坏滑动变阻器.②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有效接法共 4 种,即“一上一下”选取接线柱.③另外,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在连入电路之前,应该使阻值调至最大。 【例题 2】 在如图 12– 1– 3 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 P 向左端滑动时灯逐渐变亮,则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21怎样认识电阻2
相关推荐
U/V 电流 I/A ( 1) 2V ( 2) 3V ( 3) 4V 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 2)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情况 取 R 两端的电 压为定值,如 U=2V。 在实验中,要保持电压不变。 取电阻分别为 5 欧、 10欧、 15 欧接入电路,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 实验次序 电阻 R/欧 电流 I/A ( 1) 5 ( 2) 10 ( 3) 15
时间内做的功定义为功率。 [板书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师:如果用 P表示功率,对比速度的计算公式,功率的计算公式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 P = W / t。 [板书 ]功率的计算公式: P = W / t。 师:根据公式,功率的单位是什么。 生: J/s。 师: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由功和时间的单位复合而成的,就是 J/s,后人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对物理学的贡献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然后各组提交方案 ,教师精选部分典型跟学生交流 ,通过论述 ,从中选出几种方案 ,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几种方法的动画。 (用动滑轮、定滑轮拉上去、用袋子装着直接从上面吊上去等 ) 学生讨论 ,并阐述理由。 让学生开动脑筋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分析能力 ,开阔他们的视野。 机械 效率 动手实验探究 分析
难的小组参考。 教师将学生实验记录的数据投影到屏幕上。 对实验的进行点评,表扬实验中学生的闪光点。 6.教师提问。 表格中记录的数据有什么规律。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想好后回答:可以把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 AB 两点、 BC 两点、 AC 两点,测量电压值。 并正确叙述电压表使用方法。 生答:连接实物过程中开 关要断开,检查好电路再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实验目的的要求
3、要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渡湘江从“南窜” “北流”分析表现的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1)颔联描写的山果、野花是对“寒迟” “暖复催”的具体化表述,颈联描写的积雨、昏雾、震雷是对“交趾殊风候”的具体描写,中间两联围绕“殊风候”表现交趾四时不同的景色和气象。 (2)不同点: 旅居安南尾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渡湘江的两句主要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相同点
3、火” “我”为描写对象,明确立意,合理想象,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不超过 70 个字。 答:_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围绕“高楼” “灯火” “我”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答案可多种多样。 要注意表意完整,描绘出一个场景。 答案闪烁的霓虹灯,诉说着高楼大厦里人们的冷漠。 庞大的水泥森林像一只沉默的巨兽吞噬着这里的欲望与灯火,我独自体味着冷清与落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