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二渐教案2篇内容摘要:

沟,不准停止。 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的道理。 这种手法具体通俗,如拉家常,以浅显的事例说明深奥的道理。 使“渐”这种无形的时间变化方式,通过牛的不断长大 —— 这一有形的事实而变得可以把握,让人们明白“渐”的背后所蕴含的时间概念。 ) ( 2)“时辰钟”其实是时间的一个代表,进一步揭开了“渐”的问题其实是时间的问题这一真相,指出人常常受“ 渐”的蒙骗的原因,在于人无从把握一直在流逝着的时间,不明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所处的位置,因而难以成为明达之人。 第四部分(第 7 自然段):发出呼吁:人不要为“渐”所迷惑,不要为造物主所欺骗,应“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也即把握好时间的生命线,让自己拥有“大人格”、 “大人生”。 分析: ( 1)“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人世间就像生活在小小的蜗牛角中,又何必为些微的小利害争论不休呢。 人的一生就像石火一样,火光瞬间闪过,连一丝的痕迹也没有啊。 ( 2)“一粒沙里见世界, 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一粒 沙子可以反映整个世界,一个局部可以看出全部短暂的一瞬间也可以说是永恒。 (四)思考讨论 作者说:“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 ”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找出一两个你熟悉的历史人物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五、课后作业 学完这篇文章后,谈谈你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我们以前学过的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也是一篇描写时间流逝的美文,那么,它跟今天学习的《渐》有什么异同的地方。 课后回去思考,明天我们找个时间探讨一下。 1 、课文解读。 (1) 作者简介。 丰子恺,名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生于 1898 年。 1914 年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受业于名师李叔同。 1921 年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 归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 1924 年开始发表漫画,成为进步文学研究会会员。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著有《子恺漫画》、 《子恺画集》、《缘缘堂随 笔》、 ( 车厢社会》、 《率真集》、 《艺术概论》、 《音乐入门》、 《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画院院长。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疾,于 1975 年不治而逝,终年 78 岁。 丰子恺禀赋极高,多才多艺,擅长美术音乐,又工散文。 日本一位评论家曾用“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