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二48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内容摘要:
国的3~ 4倍,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耗国. 1.能源及其分类 学生通过初中物理或科学课程的学习,虽然对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已不陌生,但往往把能量和能 源的概念相混淆,对能源如何分类也非常模糊.因此,本节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对能源及其分类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 ,这是思考能源问题的基础.教材对什么是能源给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能源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资源 ?这里可利用能量包括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原子能等.对所研究的大量问题 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能否对要认识的事物进行科学分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 个人的科学素养。 如平常所说“工业用 品、农业用品、日常用品”是根据用途分类,“金属、非金属和半导体”是根据导电的难易程度分类,“生物和非生物” 是根据是否具有生命分类等 .由此可见,对问题分类时必须明确分类的依据,对能源的分类也是如此. 本节将能源按照两种不同的方式分类:生产方式和能否被再利用.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试着按 其他的方式来分,如:根据它们的初始来源,概括为四大类:第一类是与太阳有关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化石燃料.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粤教版必修二48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
相关推荐
6分钟) 事例: A和 B是一对好朋友,一天, A对 B说:“我昨天路过甲班时某人向我泼水。 ”“那还得了,今天我帮你收拾收拾。 ” B说。 于是,放学时 A、 B拦住那人痛打了一顿。 假如你是 B,你会怎样做。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问题:当朋友需要帮 助时,你会怎么做。 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 总结: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友情观。 大家都知道为朋友两肋插刀固然勇气可嘉,但是
)。 由于希姆博尔斯卡在诗歌创作上的杰出成就,她先后获得了波兰文化部颁发的国家文学二等奖 (1963 年 ) ,德国的歌德奖 (1991 年 ) ,赫尔德奖 (1995 年 )。 1995 年波兹南的密茨凯维支大学还授予她“名誉博士”称号。 以 1956 年为界,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诗歌主要揭露了法西斯战争的残暴和罪行,热情歌颂了祖国波兰的复兴和建设。
我个人认为他是对旧社会的憎恶。 师:为什么是你个人认 为。 张亮:有其他同学认为是失望的情绪。 吕绅:我们组讨论的是死水的象征意义。 我们认为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 背景资料中说,他在美国留学时期写的《太阳吟》《洗衣歌》等名篇,表现的是他对异国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以及对祖国的深切思念,正当他满怀热情回到中国时,他才发现,祖国已破碎不堪,昔日美丽的家乡,已经改变了模样,军阀混战,列强入侵
时间内做功的快慢,用 P=W/t 计算,若用 P=Fvcosα , V为 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平均功率是针对一段时间或一个过程而言的,因此在计算平均功率时一定要弄清是哪段时间或哪一个过程的平均功率。 ( 2) 瞬时功率:描述力在某一时刻做功的快慢,只能用 P=Fvcosα , V 为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瞬时功率是针对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而言的,因此在计算瞬时功率时一定要弄清是哪个时刻或哪一个位置
2、3型无异常4.(2015海南卷,21)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2015海南卷,19)关于等位基因 B 和 b 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和 b 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 B 和基因 b 中的碱基对 GC 被碱基对 AT b 的 列中插入碱基 C 可导致基因 b 的突变6.(2015福建卷,5)绿色荧光标记的 X 染色体 针(X 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 X 染色体
3、A”“C”或“E”)。 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 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 AC 通过 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 D 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 9.(2016江苏卷,26)为了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 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