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新步步高初高中化学(通用)衔接教材 第5讲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内容摘要:
3、盐或盐和水。 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溶液里的反应反应过程中一般有水、沉淀和气体生成。 氧化还原反应在结构上容易得电子的物质和容易失电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初中化学中,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大部分属于前两类化学反应,但都是以个别反应为示例,未形成一般性规律,使我们无法用来分析高中阶段所接触物质的基本性质。 而反应物涉及单质的反应大多数为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本质的理解也不作为要求,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正是高中阶段接触的最重要的化学反应规律。 下面,我们将着重补充有关前两类反应的基本规律,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必修1 中常见无机物的化学性质。 1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反应(1)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碱性物质包括碱和对应的碱性 4、氧化物,除氨水外,结构上都可看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 或 构成,状态上一般都是不挥发性固体。 酸性物质包括酸和酸性氧化物,酸又可分为无氧酸(如盐酸 氟酸 硫酸 氰酸 )和含氧酸(如 、H 2 3锰酸氯酸 无机含氧酸都是酸性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氧化物又可分为非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如 n 2)。 酸性物质在结构上一般都是由分子构成(少量的直接以原子构成,如 在水分子作用下,酸分子可被离解成氢离子和其他阴离子;酸性氧化物在水中并不会被直接离解成阴阳离子,但部分酸性氧化物会与水化合形成酸。 阶段,大多数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都是气体(P 2 2 是固体),而金属酸性氧化物大多是固体。 (2)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反应 6、强酸性或强碱性的,反应往往都能进行。 O 2=碱性较强的物质,对应水化物为烧碱)=碱性较强的物质,对应水化物为熟石灰)O 3=性较强,对应水化物为硫酸)如果两种氧化物的酸、碱性都不强,它们一般不能发生反应,例如氧化铜跟二氧化碳就不能直接化合。 在这种反应类型中,人们还发现,极难挥发的酸性氧化物(如 2,其中 点高达 1 700 左右,极高温度下也不挥发)跟碱性氧化物混合强热时能化合生成对应盐。 如钢铁冶炼中的高温造渣反应,本质是 各种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性氧化物和酸的反应碱性氧化物和酸的性质对立越强烈,反应越容易。 不溶性碱性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往往是弱碱,碱性较弱)一般不能跟极弱的酸(如碳酸、次氯酸 8、慢,与强碱共熔时才有很好的反应,如硅酸钠、硅酸钾等盐常利用二氧化硅跟强碱共熔制备,硅酸钠、硅酸钾的水溶液有很强的粘性,俗称水玻璃,是常用的无机矿物胶。 2 2O= = = = =强 热 2 2O= = = = =强 热 其实,碱和酸性氧化物要生成盐和水,碱必须相对过量,酸性氧化物少量。 如果反应中酸性氧化物过量,而碱不足时就只能生成酸式盐,如=作碳酸氢钠)=作亚硫酸氢钠)试一试 1. 写出氨水( 此可见,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物与其相对量有关,相对量不同,生成的盐也不同,导致基于此类反应的有关实验制备、化学计算更趋复杂。 酸跟碱的反应酸跟碱的反应,本质上是酸组成中的 H 与碱组成中的 结合成水,金属 10、规律分别如下。 (1)酸和盐的反应在阶段,我们所接触的酸以可溶性酸为主,溶质在水中电离成氢离子和酸根离子,当向其中加入盐时,只要其中任何一种离子的浓度能降低,盐和酸的反应就能发生。 在盐酸中加入碳酸钠固体,因为碳酸钠在水中可电离出碳酸根离子,它和 H 能快速结合成不稳定的碳酸,分解成 水,导致该反应发生。 同样,加入碳酸钙或碳酸钡固体时,虽然固体溶解度不大,但溶解部分电离产生的碳酸根仍能和 H结合,所以照样可以反应,不过相同条件下产生气泡不如碳酸钠剧烈。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2O 2H 2=O 2H 2酸钠在水中可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它和 H 结合形成醋酸(一种弱酸,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态存在),这将大 11、大降低了 H 浓度,促成反应进行到底。 次氯酸钠、磷酸钠等弱酸盐和硫酸、盐酸等强酸的反应原理与此相似,习惯上被初中化学教师概括为强酸制弱酸。 反应方程式如下:2 2= 2=一试 2. 一定条件下,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混合都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反应方程式,说明反应充分进行的理由。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新制的饱和氢硫酸(H 2S、二元弱酸)时,能观察到黑色沉淀,表明二者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2S=该反应的发生证明,弱酸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生成强酸,所以“强酸制备弱酸”规律是有缺陷的、不严密的、有条件的。 从本质上看,硫酸铜电离产生的 能和氢硫酸部分电离产生的 形成难溶于水(也难 13、(3)盐和盐的反应酸和酸、碱和碱、盐和盐理论上也可能发生反应,酸和酸、碱和碱的反应,反应原理复杂,在高中化学中会逐步接触个别案例;而盐与盐的反应在初中化学中已有接触,在高中会增加更多案例。 如我们熟知的硝酸银与氯化钠的反应,被用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氯化钡和硫酸钠的反应,被用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钠和氯化钡溶液混合时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目前所接触的案例中,大多数盐和盐的反应均发生在两种可溶性盐之间,在高中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会学习不溶性盐和另一种可溶性盐溶液之间的反应,如分析化学中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处理硫酸钡固体,将不溶于水的硫酸钡转化为可溶于酸的碳酸钡,这种反应方式常被用于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提纯和废水处理中。 以上发生在溶液中的两种化合物间的反应,如碱性氧化物和酸、酸和碱、酸和盐、碱和盐、盐和盐的反应,都是两种电解质之间的反应,两种化合物先“分解”成两种成分(阳离子和阴离子。2017版新步步高初高中化学(通用)衔接教材 第5讲 无机化学反应一般原理
相关推荐
到 B点的速 度 220 ()v v gt = 20 1 4 tanv , 与 v0 间 夹角 1ta n (2 ta n ) .[来源 :学科网 ZXXK] A、 B间的距离为: s= cosx = 202 tancosvg . 例 ,从抛出开始经多长时间小球离斜面的距离最大。 最大距离是多少。 解 : 从抛出开始计时,设经过 t1 时间小球离斜面的距离达到最大 ,
为何做匀速圆周运动。 小球此时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合外力是哪个力。 这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这个力起什么作用。 ( 4)通过讨论得到: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向心力。 b:向心力指向圆心,方向不断变化。 c:向心力的作用效果 —— 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2. 向心力的大小 ( 1) 通过课本实验 体验向 心的大小 [来源
演 示器给学生做演示实验来验证向心力的公式。 在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末尾,提出问题:向心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体积有关吗。 为什么书中没有让我们实验并讨论。 这里让学生充分讨论,而后老师再总结。 ( 1)地球绕太阳做(近似的) 匀速圆周运动。 地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这个力可能沿什么方向。 指导学生从力的概念入手,注意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 2)
射程为: kmgvX 8110 90s i n9002s i n220 射高为: kmgvY 45s i n9002s i n22220 【 典型例题】 例题 在水平地面上的迫击炮炮筒与水平方向成 60176。 角,炮弹从炮口射出时的速度是500m/s。 若忽略空气的阻力,求炮弹的射 高和射程。 (g=10m/s2) 思路:
为 A.以为一次顺水、一次逆水,一来一去,流速的作用恰好抵消,相当于在静水中往返一样.由上面的计算可知,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设想:如果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正好跟水速相等,那么顺流而下时,船航行的速度比静水中快一倍,但逆流航行时却永远无法前进.可见,水速的大小对往返航行是有影响的,不会在往返过程中彼此抵消. 2. 基础题 (1) 关于曲线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样.由上面的计算可知,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设想:如果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正好跟水速相等,那么顺流而下时,船航行的速度比静水中快一倍,但逆流航行时却永远无法前进.可见,水速的大小对往返航行是有影响的,不会在往返过程中彼此抵消. 2. 基础题 (1) 关于曲线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来源 :学科网 ] (2) 飞机做俯冲飞行时速度是 600m/s,跟水平方向的夹角是 6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