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地理一轮单元提升13 第十三章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 沿线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是热量充足,气温年较差大C. 沿线地区地质条件脆弱,多地热和水力资源D. b、 条线路中河湖均位于内流区,水源不足3. B【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塔里木盆地向北、向西、向东南分别是天山山地、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由此判断 a、b、c。 4. C【解析】线沿线地区位于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不足,光照强烈但热量条件不理想,人口分布较少,工业城市密度小;势崎岖,地质条件脆弱,多地热和水力资源;沿线有部分河湖属于外流区。 (2016唐山模拟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 读图,完成 56 题。 最新海量高中、河流()A. 冬季无结冰现象B. 4、以雨水补给为主C. 水位季节变化小D. 下游径流量最小6. 与 19852000 年对比,该流域 20002010 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B. 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C. 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D. 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5. D【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大,冬季结冰。 因此 D 项正确。 6. B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与图示可以看出,该地耕地面积扩展迅速,灌溉用水增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水体面积大量减少。 (2016枣庄月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的分布、生产和生活情况 7、国出口的农产品在价格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的原因是农产品产量高,商品率高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土地租金低廉气候条件优越( )A. B.C. D.12. 我国农产品遭受“绿色壁垒”最可能的原因是我国质检设备落后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世界农产品市场严重饱和进口国质检标准提高()A. B. C. D.11. B【解析】“在价格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指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价格低廉,而农产品价格低廉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土地租金比较低。 12. D【解析】我国农产品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较大,导致农产品的品质不高;另一方面是一些西方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业及国民饮食安全 9、会结冰,通航条件差C. 区域面积广,通航条件好D. 地形崎岖,通航条件差13. D【解析】四个备选项中,西藏最落后,所以高速公路里程最短的是西藏,则可排除 A、B 两项;黑龙江铁路网发达,铁路营业里程要远大于云南,故为黑龙江;则 D 项正确。 14. D【解析】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上,多喀斯特地貌而地表崎岖,河流落差大,所以通航条件较差。 二、 综合题15. (2016青岛质检)黄河全长 5464 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 ,回答问题。 (1)甲流域开发的思路与田纳西河相似,都十分重视对水能资源进行_开发。 乙处开发的方向主要受_因素的影响,其早期以_工业为主。 丙河段易形成“_河” , 11、;发展深加工,提高能源产品附加值;提供多样化能源。 【解析】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及开发中应注意的事项、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1)甲流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因而甲流域开发的思路与田纳西河相似,应实行梯级开发。 乙处煤炭资源丰富,早期工业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 丙河段流经华北平原,水流平稳,泥沙沉积,容易形成“地上河”。 (2)可从图上直接得出。 (3) 从市场、资源、交通等方面分析黄河流域中游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事项一般指限制性因素,可从交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 (4)主要从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