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容摘要:
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中央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 人民的基本利益。 3、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教学方法:读书阅读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述法 学习指导方法:首先让学生先阅读本课,通过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在教师的贯穿指引下学习本课,最后概括综合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而让学生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首先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提问:“我们的国家是怎样迈向现代化的。 ” 进而引入课题: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进入新课,先引导学生阅读导 言,再学习第一节的内容。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关推荐
5、库进站高峰,说明该时间段有大量人员离开此地,在 1821 时为刷卡出站高峰,说明有大量人员进入该地,与住宅区情况一致。 2015天津河西二模 下图为世界某特大城市 20 世纪下半叶工厂数量及分布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89 题。 8若城市布局合理,由上图可判断,符合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应如下图中的( )答案中工厂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方位,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工厂一般不宜布局在城市上风地带,依此分析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述法、探究法、归纳法 学习指导方法: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了解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粗略情况,并了解佛教的兴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那么你知道它们分布于现在的什么地方吗。 通过学生回答,进而引入本课: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二、新课: (一)、神奇的金字塔 1、埃及奴隶制国家的统一 利用地图
、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学了《开国大典》,大家知道新中国虽然宣告成立了,但还面临许多严峻的困难。 为粉碎敌人的进攻 ,保护我们所取得的革命面果,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 从而引入新课: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二、新课: (一)、稳定物价之战 由学生自学,教师稍微讲解,认识到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是一个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真实情况。 (二)、农民的翻身解放
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 中国共 产党对于国家主权问题不做丝毫的让步,希望通过“一国两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一个代表了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党。 教学方式:讲述法、讨论法、归纳法 学习指导方法:本课可以通过学生自学自已归纳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再由 教师总结、讲述有关祖国统一的事情,学生针对一些问题通过讨论可以提高自我认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导学生阅读书本,认识地图,进而对讨论古代希腊文明,并通过讲故事结束本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 ,进而引入对古希腊文明的学习,即学习: 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 二、新课: (一)、西方文明的摇篮 首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希腊半岛、罗马的地理位置等,并说明古希腊、罗马文明是构成了古代西方文明。 第二、对比古希腊及古中国的差异
法,提高主动收集、分析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和竟争意识以及一定的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一定的资料分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今天的勤奋学习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