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仪表公司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 3 对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代理商,要对其代理经销资格进行确认。 4. 1. 4 对提供一般物资的供应商,可依据其质量历史、往年使用情况,以抽查记录的方式进行调查。 4. 2 对供应商的评价 4. 2. 1 参与评价人员的要求 4. 2. 1. 1 参加供应商评价人员应由销售部、质检部、生产部有关人员组成。 4. 2. 1. 2 参加评价的人员必须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从事本岗位工作的经验。 4. 2. 2 评价的依据 4. 2. 2. 1 由质检部负责人主持对供应商调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4. 2. 2. 2 评价的依据 A) 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应符合本厂技术要求。 B) 供应商的资质证明,如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 证书等到必须齐全; C) 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应较强,检测设备齐全,产品质量稳定,供货及时; D) 对证照不全,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供应商不予以评价。 4. 2. 3 供应商的年度评价 4. 2. 3. 1 评价的频次 :合格供应商每年应进行一次评价 ,评价一般应在年初进行 . 4. 2. 3. 2 评价的要求 评价人员 :参加供应商评价人员仍应由技术部、供应部、质管部、生产部等有关人员组成。 评价项目 :应对合格供应商的产品年度质量使用情况 、 产品价格 、 供货信誉情况等进行评价 .同时应对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定期确认检验进行 评价 . 4. 3 供应商的选用和批准 4. 3. 1 对符合 的 A、 B、 C 三条要求和年度评价符合要求的的供应商确 定为合格供方,并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4. 3. 2《合格供方名录》由销售部编制后,报请总经理批准,批准后的《合格供方名录》方可作为销售部、生产部、质检部进行采购、选用、检验的依据。 4. 4 供应商的日常管理 4. 4. 1 供应商的日常管理由销售部负责。 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产品质量及服务等情况进行记录,如发生质量不稳定或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应及时向总经理汇报,必要时取 消其合格供方资格。 5 相关文件 5. 1《进料检验及关键元器件、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和日常管理程序》 6 质量记录 6. 1 供方调查评定表 Q/GS00501 6. 2 合格供应商名录 Q/GS00502 6. 3 供应商日常管理记录 Q/GS00503 控制原材料进厂的检验和验证过程,并 通过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 和日常管理,保证进厂元器件和材料能持久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对生产用的外购物料进行检验和验证的控制。 采购人员负责提供元器件和材料样品及资料; 质检部负责样品认定、资料认可、检验结果认定以及合格样品资料的分发。 原材料进货在检验前应暂存放于待验收处。 检验人员按进货检验指导书、样品等资料对进货进行检验,并将结果记录在《进料检验报告》上,对本厂无能力检测的项目,要求供应方提供确认检验报告(质保单);然后交给质检部审核。 仓管员对来货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验收无误后凭合格的《进料检验报告》办理入库手续。 不合格品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不准入库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和日常管理 对于已确定为合格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本公司每年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进行一次定期确认检验,检验项目按国标要求,无国标要求按企业标准要求。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有些由本公司进行,对于本公司无能力完成的检验委托供应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完成。 由厂家提供的出厂产品的型式实验报告也可作为本公司相 对应产品的定期确认检验报告。 本公司应保存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要求有其组织内部负有质量职责的检验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本公司应加强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供应商的日常管理,主要是建立日常供货的质奉化市国盛仪表有限公司 编制: 审批: 文件号: Q/GS006 版本 /修订 B/0 第 1 页 共 1 页 标 题: 进货检验及关键元器件、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 生效日期: 20xx 年 8 月 10 日 量跟踪记录对供货质量进行严密监控。 本公司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为:灯座、电线、镇流器、接线端子。 本公司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要求由本公司制订相关规程明确规定,本程序的责任在质检部。 所有的检验报 告由公司质检部负责保管。 如 定期确认检验中发现不合格项目应及时向上一级报告 ,开出整改项目 ,要求整改 ,停止供货 .在整改合格后应重复检验 ,合格后才能继续供货 . 如整改仍不合格可按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控制程序结合产品变更程序要求重新选择供应商。 奉化市国盛仪表有限公司 编制: 审批: 文件号: Q/GS007 版本 /修订 B/0 第 1 页 共 2 页 标题: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 程序 生效日期: 20xx 年 8 月 10 日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 要求。 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相关工序的控制。 生产部负责指导车间进行生产和过程控制,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对关键工序应编制作业指导书,负责产品标识的维护和产品的防护,对现场工作环境进行监督、检查。 4. 1 过程确认;生产流程图(见图纸) 4. 2 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工作环境的要求 根据公司实际,工作环境主要包括配置适用的厂房、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安全、噪声、振动、洁净度等。 生产部负责规划确定作业现场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工作环境,包括: A) 配置必要的厂房并根据生 产需要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入和潮湿; B) 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职业卫生、安全; C) 生产部及仓库对各类设施和物资实行定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D) 提供生产必须的工具和设备,电脑、通讯、运输设施等,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 4. 3 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 各部门应使用合适的生产设备,并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执行《生产设备维护保养程序》的有关规定。 5. 1 对于所设置质量控制点 ,应有明确的控制要求 ,控制手段 ,并在生产现场用文件说明。 对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 5. 2 如在生产过程发 现质量控制点或其它工序生产状况偏离控制要求,应及时停止生产,联系生产部门协商解决直至恢复正常。 5. 3 在生产现场中使用的文件和资料,由车间主任负责控制,如发现疑问,应及时与文件管理部门联系,以保证在现场使用的均为有效版本及文件和资料的正确性与适用性。 6.过程检验 6. 1 本公司的过程检验均在岗位上进行,除对过程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外,还应检查各 过程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尺寸等是否与获证产品一致,在生产过程中用图样、型号、描述说明等方法予以标识,确保所生产的产品与获证产品的一致性。 6. 2 生产过程中实施操作工人自检、互检,专职检验人员首检、巡检、抽检制度。 6. 3 自检; 6. 3. 1 车间领用原材料生产时,操作工人应作出自检。 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 6. 3. 2 生产工人应在生产前对首件生产产品进行检验(自检),只有在首检合格后,才能转入正常生产。 6. 4 互检 下道工序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 6. 5 巡回监控 生产过程中,专职检验员应对操作者的自检和互检进行监督,认真检查操作者的作业方法、使用设备、辅具等是否正确,确保 认证产品质量。 6. 6 不合格品处理; 6. 6. 1生产中产生不合格品如工艺允许应及时进行返工返修,不能返工返修的放入不合格品箱中。 隔离。 6. 6. 2 对于不合格半成品、成品 ,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7.产品包装、搬运和储存 应针对顾客及认证的要求,对获证产品提供的防护,应包括搬运、包装(包括装箱)、贮存和保护(包括隔离),对于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应不影响产品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7. 1 产品搬运的控制 产品所在现场的负责人根据产品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的搬运方法,应考虑: A) 不得破坏包装,防止跌落、划伤等现象; B) 保持搬运通道畅通;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 7. 2 包装控制 A) 质检部负责确定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要求,根据需要编制相应的包装作业指导书。 B) 车间打包工在包装过程中应注意核对产品保修卡、说明书等;保持产品外观清洁;包装后加上正确的标识,包括认证标志的正确使用。 7. 3 贮存控制 A) 生产部编制仓库管理制度,规范仓库按规定摆放,对有贮存期限要求的物品,要明确标识有效期,保证先入先出。 B) 仓库应配置适当的设备(如消防设备等),以保持安全检查适宜环境; C) 所有贮存物品应建立 仓库的出入库制度和台帐,并做好定期盘点工作,保持帐、卡、物一致;仓管员应经常查看库存存物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质检部确认、处理。 《生产设备维护保养程序》 《仓库管理制度》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生产作业指导书》 无 奉化市国盛仪表有限公司 编制: 审批: 文件号: Q/GS008 版本 /修订 B/0 第 1 页 共 1 页 标 题: 生产设备维护保养 程序 生效日期: 20xx 年 8 月 10 日 通过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 保使用设备的完好率和稳定性,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适用于所有的关键性生产设备。 3 职责 3. 1 生产部对生产设备进行台帐登记、维修等控制。 3. 2 各车间负责对各自部门的生产设备使用和维护。 3. 3 总经理负责对新设备的改造、验收。 生产设备的提供 A) 生产部根据生产间的要求及公司发展需要,报总经理批准,购置相应的生产设备 B) 需要自制或自行改造的生产设备由生产车间提出,由生产部负责人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由生产部和质检部共同制造或改造。 新生产设备的验收 A) 采购或自制的生产设备,由生产 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生产。 B) 验收不合格的生产设备,相关部门把情况反映到采购人员,由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C) 生产部对验收不合格的生产设备进行编号,并在《设备台帐》上登记;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A) 采购设备验收合格后,生产部根据需要编写《生产设备操作规程》,发放给使用部门。 B) 生产部根据设备的性能、使用频率等要求制定生产设备年度维修保养计划,并按计划严格执行。 C) 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并应保持记录。 日常生产中出现机器故障,应及时修理,自行无法修理,应及时报告部 门主管协助解决。 D) 设备的维修应在机修人员配合下进行并应保持记录 E) 现场使用的生产设备应有统一的编号,以便于维修保养。 生产设备的报废 对无法检修或无修理价值的设备,使用部门应提出报废, 无 6. 1 设备台帐 Q/GS 00801 6. 2 生产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Q/GS 00802 奉化市国盛仪表有限公司 编制: 审批: 文件号: Q/GS009 版本 /修订 B/0 第 1 页 共 1 页 标 题: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 生效日期: 20xx 年 8 月 10 日 控制成品的质量,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在外观及性能上均符合规定的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