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化学 总复习练习 章末综合检测10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操作判断,所示操作正确;图示为易燃品标识;图示为腐蚀品标识。 综合上述正确。 答案:2016 届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 )茶叶中铁元素的检测可经过以下A、B 、 C、D 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仪器不会全部都用上的是()导 学 号 65301310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 、和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和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 和D检验滤液中的 ,选用 和解析:考查了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 在坩埚中加热,用到的仪器有、和,必要时还可用到三脚架或铁架台带铁圈,故 A 不选;在烧杯中进行,可用玻璃棒搅拌,不用容量瓶,故 B 选; 和,故 C 不选;D. 5、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相关知识。 A. 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且易潮解,如果在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块质量相等的滤纸称量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腐蚀天平,故 A 错误;5 面恰好在 25 ,实际上滴定管中 0 刻度以下有液体,则液体体积大于 25 果将调好零点的滴定管液体放出会导致测定溶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的浓度偏大,故 B 错误; 5 定管量取 10 氧化钠溶液时,下端玻璃导管尖嘴悬挂的应吹入锥形瓶中,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 C 错误;量筒洗涤后洗涤液一并转入容量瓶,移入容量瓶内使溶液浓度偏大,所以不能将量筒洗涤液倒入容量瓶,故 D 正确;故选 D。 答案:2016 学年辽宁实验中学阶段测试 )下列处理事故的 6、方法正确的是 ()导 学 号 65301312A将 毒者移至通风处抢救B误食硫酸铜溶液,可服用氢氧化钠溶液解毒C浓 到皮肤上,立即用碳酸钠稀溶液洗涤D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盐酸冲洗解析:O 中毒者移至通风处抢救处理正确,A 正确;能服用氢氧化钠溶液解毒,应该用豆浆,B 错误;C. 浓 即用干抹布擦去,然后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 3%5% 的碳酸氢钠溶液, C 错误;D. 不慎将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盐酸具有腐蚀性,D 错误。 答案选 A。 答案:2016 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月考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或检 8、号 65301314A除去 的少量 通过灼热的 后,收集气体B除去 H)3 胶体中混有的 离子,可用渗析的方法C除去乙醇中的少量 用蒸馏的方法D重结晶、滴定操作都可用于提纯物质解析:与 加热时发生反应变为固体 此除去2,可通过灼热的 后,收集气体,A 正确;能通过半透膜,而 直径小,可以通过半透膜,所以除去 H)3胶体中混有的 子,可用渗析的方法,B 正确; 点、沸点较低,而 离子化合物,熔点、沸点高,利用二者沸点的差异,用蒸馏的方法除去乙醇中的少量C 正确;滴定操作是测定物质含量的实验,不能用于提纯物质,D 错误,答案选 D。 答案:2016 届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下列 10、融化的金属铝,外层为氧化铝固体,故 C 正确;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故 D 错误。 23 3答案: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导 学 号 65301316a 2H 2a(2A BC D解析:不用其他试剂,采用互滴法进行鉴别。 a 2 参加反应, 互滴出现两次白色沉淀的是 H)2、无法鉴别。 答案:空气缓慢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后,在试管中收集到少量稀有气体。 空气在通过ad 装置时,依次除去的气体是 ()导 学 号 65301317AO 2、N 2、H 2O、 B、H 2O、O 2、N 2CH 2O、N 2、O 2 DN 2、O。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