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一轮练习(7)文言文阅读(A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 ”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朝廷。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 /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 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 同苏轼奏/ 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 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 4、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 同苏轼奏/ 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 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1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正确断句的能力。 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 “高丽入贡”是一个完整的事件, “使者所过”意思是“使者所经过的地方” ,前后应有所停顿,据此排除 C、D 两项。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中“其”指代前面的“傅” ,意思是“宰相说他的观点同苏轼一样” ,因此答案选 A。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登进士第,又 6、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 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 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 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3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 项,对应信息是“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翛不能用”。 B 项,对应信息是 9、人。 考中了进士,担任礼部员外郎一职。 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的事情,劝告他要立即有所变更,不这样的话一定会失败。 蔡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孙傅) 升到中书舍人。 宣和末年,高丽人入朝进贡,高丽使者经过的地方,官府都征调民夫整治舟船,引起骚动混乱,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孙傅说,索求民力以至于妨害了农业生产,这样对于中国没有一点好处。 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话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贬到蕲州。 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言论虽然偶尔与苏轼的相合,本意也没有别的,只是就职论事,可是责罚他就实在过分了,许翰也被罢免了官职。 靖康元年,朝廷征召孙傅担任给事中,晋升为兵部尚书。 他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的法令制度,钦宗问 11、,如果另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将为此而死。 ”金人来索求太上皇、皇后、诸位王爷、嫔妃、公主,孙傅留下了太子不遣送。 秘密地谋划着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到了两个像宦官的人杀了他们,并杀了十几个死囚,带着他们的首级送给了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想要私下里让太子出城,城里的人互相争斗杀了他们,误伤了太子。 于是带兵讨伐平定叛乱,杀了这些作乱的人来献给你们。 如果还是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 ”过了五天,没有肯承担藏匿太子这件事情的人。 孙傅说:“我是太子的老师,应当和太子一同生死。 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当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也许有成功的可能。 ”于是跟从太子出城。 守门的金兵说:“金人想 13、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 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 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 ”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 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 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 ” 15、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 /护儿有功焉/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 /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 /护儿有功焉/5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正确断句的能力。 文言断句题,要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句首发语词、句间停顿词和句末语气词,一是句中充当谓语的动词和形容词。 如本题,可根据虚词“所” “及” ,名词“护儿” “宇文忻” “淮南” “白土村”等进行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6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古代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C 项, “嗣”本义是指诸侯传位给嫡长子。 嫡长子与最年长的儿子有时候并不一致。 所以,C 项说法错误。 正确的一项是()(3分)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