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总复习地理阶段检测卷(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内容摘要:
6、分)(2)说出自然带 B 的名称。 (3 分)(3)引起自然带 A 到 C 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 分)(4)假设图中山脉存在雪线,试比较其南北坡雪线高度的差异及其成因。 (6 分)阶段检测卷(四)1B第 1 题,图中箭头之间的内容存在因果关系,植树种草可增加地表水下渗,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洪涝灾害。 第 2 题,上述关系图体现的是生物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表现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3D 3 题,由图并结合非洲地形图可知,非洲竹区的竹林分布既有沿海平原地区,也有内陆高原地区;由图可知,在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有竹林分布;非洲竹区的竹林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 8、西岸,为热带荒漠带。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干旱少雨。 9A 9 题,读图可知,四种农作物种植北界的分布是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 可知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热量,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 10 题,水稻和油橄榄种植北界之间的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1C 11 题,图中 1 月气温曲线显示,同一海拔南坡气温高于北坡,则南坡为向阳坡;另外,从 1 月、7 月降水曲线可看出,南坡降水量多于北坡,则南坡为迎风坡。 第 12 题,该山脉山麓 1 月气温高于 5 ,降水较丰富,7 月气温高,基本无降水,故气候具有夏季干热的特点,为适应气候特征,该山脉山麓自然植被。2017高考总复习地理阶段检测卷(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相关推荐
方法. 3.利用菱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合理的论证和计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菱形的理解,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2.通过菱形与矩形判定方法的类比,进一步体会类比的 思想 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 菱形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 : 探究菱形的判定条件并合理利用它进行论证和计算.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把中点固定在一起的两根细木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列表法,求某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 (5)用计算器模拟实验的方法求某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 [师 ]谁能举例说明上面这几种求概率的方法呢 ? [生 ]例如掷一枚均匀的骰子,点数为奇数的概率,就可以用概率的计算公式,即 P(点数为奇数 )= 63 = 21 . [生 ]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每次实验掷两次,两次骰子的点数和为 6的概率既可以用树状图,也可以用列表法求其概率 . [师
互混合后,引导学生观察变化; 再请小朋友把黄、蓝两色和红、黄两色分别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从自己的彩色笔盒子中按照顺序找出七种颜色。 学生参与混色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观察和学习色彩的变化,看一看色彩的变化,说一说观察的结果。 通过直观的游戏活动进一步认识颜色,增强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注意力。 欣赏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了这些画
的式子。 五、达标测试 必做题: 计算 ( 1)276ba 3287ab ( 2) 2ab 247。 ( 23ba ) (3)2222)1( )1()1( x xx 1)1( 22xx 化简并求值 . 22 269aa247。 22 43aaa ( 3a ) 选做题 当 13 x 时,化简 32 |3||1|2 xx xx的结果是 ( ) A.
是( ) A. 0 B. 1 C. 1 D.177。 1 求 分式yx yxy 2322的值, 其中 21,2 yx x 取什么值时,分式912xx( 1)无意义;( 2)有意义。 (3)值等于 0。 选 做题: 当 x 取什么值时,分式 123x x ( 1)有意义。 ( 2)无意义。 ( 3)值为 0。 ( 4)值为 正数。 学习反思 分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 2) 学习目标
3、夏至日C夏至日、秋分日、春分日、冬至日D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冬至日(2016山师附中模拟)如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 m 日,空白部分为(m1)日。 读图完成 78 题。 7P 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A90E,6:00 B90W,6:00C90E,18:00 D90W,18:008此时北京时间为()Am 日 22 点 Bm 日 16 点C(m1)日 16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