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总复习课 限时集训(十一) 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5、库迁状况。 读图完成 1011 题。 10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A逐步变暖 B先暖后冷C逐步变冷 D先冷后暖11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B极地冰川融冻速度的变化C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二、综合题(共 56 分)12(2016湖南模拟)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20 分)土壤有机碳(氧化铁(量是反映一定气候条件下植被覆盖率和生物量的重要指标,揭示地表植被生长的状况,进而反映当时气候的干湿条件。 下图示意伊犁河谷某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和氧化铁曲线变化(虚线为平均值) ,反映了距今 3 710 8、生长期提前;气温升高,会导致冰川融化,会使得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而不是下降。 3C第 3 题,结合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地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夜晚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大。 第 4 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会使极地的冰川融化,汇入大海,淡水资源反而减少,并且极地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北冰洋的极冰融化,此地的地理位置特殊,沟通各大洲,会成为繁忙的航线;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C 5 题,图 1 中,西南和东北地区增温明显,增温幅度最大;东部(半) 湿润区温度普遍增加,降水增加不多,甚至有减少的趋势,总体看有干旱趋势;西部干旱区降水整体增加明显,西部地区变得干旱幅度不 9、是最大。 第 6 题,针对二氧化碳加倍时中国地区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变化状况,需提前安排农业生产适应性结构调整和发展,提前加强抗旱(水利建设和人工增雨 )投资,加强工程节水、农业节水和生物节水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旱造成的损失。 随着气温升高,我国高寒地区的东北、青藏高原等区域粮食生产潜力无疑因为光温增加而有待进一步发掘;在我国种植熟制不同的作物,可以提高复种指数,而不是西北地区。 7选 B图中本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表现为苹果园变为柑橘园,小麦产区变为水稻田,1 月 0 等温线明显北移,说明气候变暖,该区积温增加,由暖温带变为亚热带。 而与此有关的最可能是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 11、 年期间,气候相对干旱,降水少;距今 1 500 年至 500 年期间降水较为丰沛,为近 4 000 年来最为湿润时期;距今 500 年以来,气候迅速呈变干趋势。 13答案:(1)近 30 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 (2)我国北方增温比南方更为明显。 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 (3)粮食产量会增加。 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分,这都会有利于粮食生产。 (4)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 (5)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 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