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 课时跟踪训练7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递质释放到细胞外,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细胞内的囊泡运输机制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D囊泡运输过程中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 析囊泡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体现在各种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同;囊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细胞外,属于胞吐,该过程神经递质并没有穿过细胞膜,故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体现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囊泡运输过程中不需要载体但消耗 答案2015福州模拟 )有一道凉菜叫“酸甜瓜” ,其做法是把黄瓜切成条状或片状,然后加糖和醋并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黄瓜除了有酸甜味外,还变软了,口感特别好。 下列是对黄瓜变软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蔗糖分子进入黄瓜细胞,使 4、Ca 低于 b,a 高于 b Da 低于 b,a 低于 b解析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颗粒的多少有关,与溶质的质量无关。 开始时两液面一样高,但由于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因此质量分数同样为 5%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相比较,单位体积的蔗糖溶液中水分子数多于葡萄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因此,开始时 a 侧b 侧的水分子数多于 b 侧a 侧的水分子数,b 侧液面升高。 但随着葡萄糖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 a 侧,a 侧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于 b 侧,a 侧液面又升高。 答案2015临汾模拟 )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转移至不同浓度(、)的三种盐溶液中,结果如图所示。 这三种溶液的浓度是()A B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 8、动运输 被动运输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知识,意在考查识图分析与比较能力。 根据图形分析可知,管腔中的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为逆浓度梯度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管腔中的 进入上皮细胞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不消耗能量,是被动运输;上皮细胞中的氨基酸进入组织液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是被动运输,因此 D 项正确。 答案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解析本题以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为命题线索,综合考查主动运输的条件和影 11、K 、 、 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因人工膜由双层磷脂组成,无蛋白质,所以离子不能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甘油、和 致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不同。 答案2015唐山模拟 )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 3 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B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细胞不吸收蔗糖C实验说明萝卜细胞膜上运载甘油的载体蛋白比运载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数量多D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 13、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请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_;_。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_。 答案(1)向 a、b 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 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 a、b 两管内液面的变化吸取 a、b 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 A、B 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5065水浴加热,观察 A、B 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2)如果 a、b 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 A、B 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 a、b 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 A 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 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15(2015青。2017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 课时跟踪训练7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互排斥,由于斥力的 原因,所以有少数的 α 粒子会有偏转;而因为金原子中原子核存在,而且体积小,质量大,所以 只有很少的机会与 α 粒子相碰撞,并且能反弹。 提问:原子带电吗。 为什么。 回答:原子本身不带电,由于原子核与电子两者所带的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呈电中性。 设问:物质可以分为原子、分子、离子,分子能分为原子,原子又能分为原子核与电子,那么原子核能不能再分了呢。 卢瑟福同样
3、的细胞特征是细胞相对比较小,而细胞中生物膜结构丰富。 题干所列的几种细胞中,人体浆细胞主要产生抗体,细胞中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符合此特点。 乳酸菌细胞仅具有细胞膜,细胞内没有膜结构,是几种细胞中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表面积之比最小的细胞。 答案2016山东潍坊期中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形成胞间连丝,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
黑板或叫学习委员利用自习课写出。 1.学生练习,教师评价。 学生间可以讨论,教师多观察帮助差生。 2.学生抄下来做资料,或整理成读书笔记。 3.课外独立完成。 1.紧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 3 点性质设计,目的是在课堂上理解记忆,当堂巩固,要求人人过关。 用时 8 分钟。 2.用时 2 分钟。 3.用时 1 分钟。 教 学 后 记 【 课堂练习 】 1. 运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回答下列问题: ⑴
3、A图甲中的 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图甲中,T a、T 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C图乙中 图甲中 乙中 A 点对应的温度是图甲的 析由图乙可知: A 点时麦芽糖的积累速度最快,此时酶活性最高,A 点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A、D 正确;甲图中 温抑制了酶活性, 正确;图乙中温度为 芽糖积累速率为零,故高温已经使酶变性失活,应在图甲中大于 错误。 答案2015临沂模拟
3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科学的概念。 其特点是:从物质变化前、变化后比较 ——有新物质生成。 演示实验 做课本第 8页 “请你尝试 ”的实验 2(教师 演示):压碎、分解碱式碳酸铜。 ( 1)将碱式碳酸铜放在滤纸上,轻轻压碎。 现象:仍然是绿色固体。 问:这是什么变化。 ( 2)加热分解,介绍仪器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观察物质变化前后的现象:用一个烧杯接住生成的水
口自然增长率 19‰ 28‰ 3‰ 7‰ 22‰ 12‰ ( 1)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最低的大洲是 ( 2)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 ) A、欧洲、北美洲 B、北美洲、南美洲 C、亚洲 欧洲 D、大洋洲 非洲 ( 3) 亚非拉许多国家人口增长很快,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条件较好,自然资源丰富 B、经济发展很快,需要大批劳动力 C、许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