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化学九年单元1金属矿物与金属冶炼1内容摘要:
字,明了教师意图。 1.学生讨论后得出: Fe2O3 与 Fe在组成上 相比多一种氧元素,只要把氧元素去掉就可以了。 2.学生讨论,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说出检验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 培养探究能力要结合实际,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多搞局部探究 1.让学生参与讨论 反应物。 用时 1分钟。 为还原剂来冶炼铁的,装置为高炉( P34 图 87)。 反应物是Fe2O3+CO,反应条件是高温,请分析可能的产物,并讨论如何检验。 3.实验室的装置较简单,见课本P33 图 86。 4.让学生取少量氧化铁放在滤纸上,观察颜色、状态,并用磁铁试试其能否被吸取,并作好记录。 大家看演示实验,边观察边在表格中记录。 3.学生看课本,明了实验装置,说出实验方案。 4. 学生观察 实验现象并记录: 氧化铁 (反应物) 黑色粉末 (生成物) 颜色 状态 吸引 颜色 状态 吸引 红棕色 固态粉末 不能 黑色 固态粉末 能 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讨论生成物和检验方法。 用时 3 分钟。湘教版化学九年单元1金属矿物与金属冶炼1
相关推荐
口自然增长率 19‰ 28‰ 3‰ 7‰ 22‰ 12‰ ( 1)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最低的大洲是 ( 2)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 ) A、欧洲、北美洲 B、北美洲、南美洲 C、亚洲 欧洲 D、大洋洲 非洲 ( 3) 亚非拉许多国家人口增长很快,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条件较好,自然资源丰富 B、经济发展很快,需要大批劳动力 C、许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
3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科学的概念。 其特点是:从物质变化前、变化后比较 ——有新物质生成。 演示实验 做课本第 8页 “请你尝试 ”的实验 2(教师 演示):压碎、分解碱式碳酸铜。 ( 1)将碱式碳酸铜放在滤纸上,轻轻压碎。 现象:仍然是绿色固体。 问:这是什么变化。 ( 2)加热分解,介绍仪器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观察物质变化前后的现象:用一个烧杯接住生成的水
3、A图甲中的 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图甲中,T a、T 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C图乙中 图甲中 乙中 A 点对应的温度是图甲的 析由图乙可知: A 点时麦芽糖的积累速度最快,此时酶活性最高,A 点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A、D 正确;甲图中 温抑制了酶活性, 正确;图乙中温度为 芽糖积累速率为零,故高温已经使酶变性失活,应在图甲中大于 错误。 答案2015临沂模拟
3、蛋白的糖侧链的制造,所以 C 项正确。 答案2016山东潍坊月考 )下列关于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细胞器可共存于一个植物细胞中B组成内质网的膜可转化为高尔基体的一部分C含内质网较多的细胞一定也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D高尔基体膜和内质网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解析含内质网多的细胞不一定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动物如性腺细胞,故选 C。 答案2016山东潍坊期中
3、 B丙酮酸的转化C乳酸的生成 D 的生成解析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被转化为乳酸或在线粒体内继续氧化分解生成 此 答案2015郑州二检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C在进行无氧呼吸时
3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科学的概念。 样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其特点是:从物质变化前、变化后比较 ——有新物质生成。 演示实验 做课本第 8页 “请你尝试 ”的实验 2(教师演示):压碎、分解碱式碳酸铜。 ( 1)将碱式碳酸铜放在滤纸上,轻轻压碎。 现象:仍然是绿色固体。 问:这是什么变化。 ( 2)加热分解,介绍仪器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观察物质变化前后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