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 课时跟踪训练3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3、虱种群密度会下降解析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 项正确。 防治稻田害虫,可以改变能量的流动方向,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耕稻田受人为干预,演替速度慢且始终为稻田;弃耕稻田不受人为干预,演替速度较快,且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能演替到森林阶段,C 项正确。 卷叶螟的数量减少,拟水狼蛛摄食褐飞虱增多,褐飞虱的种群密度将下降,答案2014山东威海期末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由生物成分和无机环境产生B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由生物种类间的数量变化引起,与信息传递无关C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为一个整体,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D生物之 5、河北衡水中学模拟)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雌蛾扣在一个纱罩中,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 40 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雌蛾分泌的某种物质属于化学信息B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D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解析雌蛾可通过分泌化学物质传递信息,A 项正确;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B 项正确;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C 项正确;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生物防治,D 项错误。 答案20 7、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D 项正确。 答案2015江苏卷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种群数量的变动及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采用五点取样法,而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种群密度的调查与此不符,可采用等距取样法调查;杂食性鸟类的食物种类较多,其数量的波动小于其他食 9、着禁止开发和利用,C 错误。 答案2016河北七校联考 )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为全部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B杂草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无需除杂草C一般农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低D除去农田中的害虫,有利于实现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答案选择题11(2015武汉二月调研 )“稻鱼共生系统”是水稻与鱼共生实现自我平衡的一种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鲤鱼通过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露水滴落,减轻稻瘟病病原体的生长;鲤鱼的游动,又可使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稻叶在给鲤鱼提供食物的同时,还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11、田生态系统相比,“稻鱼共生系统”中生物种类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因而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强。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都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答案(1)寄生捕食与竞争(2)生物多样性提高,营养结构复杂(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2(2015长春三模 )珊瑚礁区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生态系统。 珊瑚的色彩源于生活在珊瑚虫消化腔中的虫黄藻,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无机物,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大部分能量。 珊瑚虫所需的其余能量来自捕食的浮游生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珊瑚虫和虫黄藻依次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和_。 两者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属于_。 (2)珊瑚礁区物种繁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